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美国电影中的暴力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于志涛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电影   暴力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电影塑造了许多暴力女性形象。其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成功展现了女性的暴力,又考虑了暴力形象的两性差异。近年来,有学者采用社会学内容分析法,更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电影中暴力女性形象的本质特性。暴力女性这一不同于传统电影女性的形象,并没有突破电影创作艺术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囿限。在男性主导的社会现实中诞生的这些女性形象,有天生的缺陷。暴力女性形象,始终在娱乐受众和追求女性自身解放之间矛盾地前进着。
性别注视: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思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电影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根基,性别塑造着人们的阅读、思维、语言和生活。它将人们划分为不同阶层,决定着权力的归属,作为文化的载体并不断加以巩固。本文将性别与电影结合,旨在通过挖掘女性与男性以及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来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方法主要建筑在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由劳拉·莫尔薇开创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之上本文研究了近50部20世纪90年代广受欢迎且颇具影响的美国电影,其中多数为好莱坞主流获奖影片,也有几部独立制作。无论是在女性电影还是在
《毕业生》中歪曲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晓燕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毕业生》   妇女解放运动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影片《毕业生》反映了美国青年一代的反文化运动,但对当时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殊少反映。影片中的女性被极端化地分为两极:坏女人和天使。影片中的罗宾逊太太和伊莱恩都是完全按照男权社会的标准被塑造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相差甚远。
从电影《漂亮女人》解读美国女性的“美国梦”
作者: 杨晓燕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灰姑娘”   “刻板印象”   《漂亮女人》   童话   美国电影   美国女性   美国梦  
描述: 本文以美国电影《漂亮女人》为例,分析了好莱坞将不计其数的灰姑娘童话演绎成经典,以梦幻的形式构建着女性的刻板印象这些对女性形象的潜在歪曲暗中削弱了妇女的自尊和创造力,同时也给其他群体对妇女的认知带来了消极影响。
黑色电影中的“蛇蝎女人”
作者: 少彤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诱惑   黑色   法兰克   社会   双倍赔偿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电影评论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蛇蝎女人就是所谓的美丽坏女人,银幕上她们以勾引、诱惑、毁灭男性为己任。黑色电影(FilmNoir)是法国评论界对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美国电影现象的描述,首先使用FilmNoir这一名词的是法国作家兼电影评论家N·法兰克。顾名思义,黑色电影视觉上以黑为主,夜景戏远多于白天戏,以老式的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