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玻璃天花板”还是“迷宫”?——美国妇女晋升的障碍与路径
作者: 李英桃   王海媚   来源: 国际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天花板”   美国政治   女性领导力   社会性别主流化  
描述: “玻璃天花板”这一政治术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系指美国少数族群和妇女面临的看不见、突破不了的障碍,即无论其资质和成就如何,均极难登顶企业的晋升阶梯。经过全球妇女运动30年的发展,美国妇女的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都有很大提高,她们在不同领域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数逐步增加,有学者认为,“迷宫”才是符合21世纪美国妇女地位状况、对其在晋升过程中所面临障碍的更好的比喻方式。本文作者提出,妇女需要走通的是镶着多层玻璃天花板的金字塔形立体迷宫,其中一些天花板已被打破,一些已出现裂纹,但顶层的天花板仍保持完好。在术语从
希拉里与佩林:妇女运动、性别政治和美国总统大选
作者: 张璐   来源: 美国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化   总统大选   党派政治   美国政治   性别政治   女性政治家   性别差  
描述: 本文通过论述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和佩林得以参与2008年总统大选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指出这次总统大选在美国性别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认为,希拉里和佩林得以参与总统大选是基于美国妇女运动前两次浪潮取得的政治成果,即女性取得投票权和妇女参政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她们的参选也是美国妇女运动努力与美国党派政治进行互动的一个结果。希拉里的参选反映了美国主流妇女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与民主党结成政治联盟的现实。民主党对女权领域重要主张的吸纳及对女性参政的支持,是希拉里得以在这次总统大选中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
美国政治中的种族、性别和阶级:何新之有?
作者: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路爱国   来源: 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和党   候选人   美国政治   非洲裔美国人   妇女运动   选举权   种族   阶级冲突   性别   民主党  
描述: 5月1日在全世界都被当作五一节即国际劳动节庆祝。惟一的例外是美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一节是为了纪念美国的一个事件而建立的,即芝加哥秣市骚乱(Haymarket Riot)。1886年5月1日,美国
美国西部妇女较早获得参政的原因
作者: 林艳   来源: 世纪论评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民党   妇女参政   美国政治   美国妇女   美国宪法   美国西部   伊利诺伊   组织工作   妇女权利   妇女组织  
描述: 在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之前,全国已有17个州或领地的妇女获得了参政权,但除了伊利诺伊、罗得岛和密歇根外,其他一些州或领地都是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西部。而且西部妇女在19世纪获得参政权之时,正是东部妇女参政运动处于低潮、毫无进展的时候。这种明显的差别,激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为什么有杰出的领导人、组织工作充分和运动起步较早的东部妇女没有首先
编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国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政治   发展历程   妇女运动   中美两国   中美关系   美国经济   区域贸易安排   刊发   民主党  
描述: 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办国际研讨会,讨论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刊专题研讨栏目刊发了来自中美两国四位学者对中美关系的评述。傅立民大使回顾并总结了建交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是由共同的利益推动而非建立在相同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只要双方能够有效地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抓住当前形势下各种合作的机遇,中美关系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马振岗所长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实属不易。现在中美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约瑟夫·奈教授指出,中国的崛起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