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的浪漫主义
作者: 冒耀祺   来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人称   浪漫主义   闺秀文学派   女性文学   明治时期  
描述: 作家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大胆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第二,作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既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又间接隐喻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情感与追求;第三,作品细腻的笔调和娓娓道来的节奏,表现出“闺秀文学派”的特征。
夏洛特·帕·吉尔曼女性哥特小说《黄墙纸》中叙事方式的隐蔽性
作者: 夏伯乔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人称   叙事视角   女性哥特小说   《黄墙纸》   疯癫叙事者  
描述: 《黄墙纸》是女性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技巧,与传统女性哥特小说中不管清醒与否都以叙事者口中他者身份出现的女性人物不同,吉尔曼塑造了一个被关在阁楼里的疯女人这样一种极具哥特特征的形象,并以这个疯癫叙事者的口吻,通过独特的叙事话语表达了作者反抗父权压迫的内心世界。小说还一反传统的书写形式上,有意地运用了日记体。所有这些都是在以独特的隐蔽性表达了女性反抗父权压迫的心声。
夏洛特•帕•吉尔曼女性哥特小说《黄墙纸》中叙事方式的隐蔽性
作者: 夏伯乔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人称   叙事视角   女性哥特小说   《黄墙纸》   疯癫叙事者  
描述: 《黄墙纸》是女性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技巧,与传统女性哥特小说中不管清醒与否都以叙事者口中他者身份出现的女性人物不同,吉尔曼塑造了一个被关在阁楼里的疯女人这样一种极具哥特特征的形象,并以这个疯癫叙事者的口吻,通过独特的叙事话语表达了作者反抗父权压迫的内心世界。小说还一反传统的书写形式上,有意地运用了日记体。所有这些都是在以独特的隐蔽性表达了女性反抗父权压迫的心声。
论私语化写作叙事策略的魅力及缺失
作者: 车红梅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作家   私语化写作   第一人称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描述: 随着社会变革尤其是人文思潮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陈染、林白、海男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私语天空,这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入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教出版社1999版,第181页。)私语化写作包括个人经历、记忆、心理等女性深层意识空间所隐含的形态,是对女性世界更深刻、更透彻的揭示。作家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背景,类似的生活经验,创作上面临着相同的文化资源,因而在叙事策略上表现出私语化写作的强烈倾向。[第一段]
故乡之旅:鲁迅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
作者: 刘天华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男性人物   第一人称   鲁迅   孤独者   小说集   魏连殳   行迹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这篇文章旨在考察并表述以《故乡》(写于1921年1月)为起始,包括《祝福》(1924年2月7日)、《在酒楼上》(1924年2月16日)和《孤独者》(1925年10月17日)四篇同一种类型的小说
新时期女性小说话语权威的建立
作者: 陈淑梅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权威   新时期   女性小说   女作家   第一人称   艺术水准   叙事话语   女性问题   女性文学   历史线索  
描述: 关于女性文学或女性小说,本文沿用一般的较为宽泛的看法,将女性小说定义为女作家所写,关注女性境遇、探讨女性问题的小说。本文论述以第一人称小说为例,并通过分析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遇罗锦《春天的童话
《简·爱》:早期女性文学的丰碑
作者: 伍之伦   来源: 学语文(中学高中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第一人称   艺术风格   高中   课外阅读   语文   英国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阅读欣赏  
描述: 《简·爱》:早期女性文学的丰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