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空间视域下《拉格泰姆时代》的女性书写
作者: 李梦凯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女性主义地理学   《拉格泰姆时代》   多克特罗  
描述: 形象书写,从中观照发现在20世纪初社会空间的不断变革中,女性或固守或突破原来有限的二元生存空间,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参与构建新的多元空间,也反映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的讽喻和对未来性别空间重建的期望。
主体·性别·空间——北美明清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梁晗昱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空间   明清女性文学   北美   性别  
描述: 北美汉学界对明清时期书写女性的研究主要涵盖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主体建构、性别表述和空间视阈等方面。北美汉学家对明清书写女性的阐发研究,源自物质文化关怀下的女性文本的重新发现,同时,西方理论思潮的涌动和创新也是该领域被日渐重视的重要原因。
女性与厨房——女性主义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作者: 吴光宇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女性主义地理学   厨房   性别   男性霸权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地理学批评理论,以厨房空间为视角,结合《厨房》、《双面胶》、《白水青菜》和《双食记》等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文本,对女性在厨房空间中的性别建构、女性命运、身份认同以及反抗失语状态进行探讨
《又来了,爱情》中空间中女性的自我重塑
作者: 刘学云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又来了   空间   自我重塑   爱情》  
描述: 的又一力作,主要讲述了边缘女性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压抑和困惑。以往对《又来了,爱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叙事技巧等方面,而本文试图从空间的角度解读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自我重塑问题。本文
《爱》的女性哥特解读
作者: 薛海波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女性哥特   空间   人物   恐惧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也是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是世界文坛上一颗格外璀璨的明珠,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文学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托妮·莫里森思想深刻,她的作品彰显了她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特征,在借助了种族与性别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在两性和谐和文化融合的理想中促成黑人文化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爱》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九部长篇小说,成就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的一个黑人海滨圣地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黑
三岛由纪夫小说的空间表象与女性塑造——以《鲜花盛时的森林》、《潮骚》、《春雪》为中心
作者: 赵超敏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雪》   空间   三岛由纪夫   《潮骚》   《鲜花盛时的森林》   女性  
描述: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是第二次战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具有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等多重身份。三岛文学以富于修辞的绚丽文体,显著的空间特征,形成了其独到的创作风格。其影响力在日本国内以及世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