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种族歧视】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边缘住民》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姚瑶
华燕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种族歧视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篇论文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尼恩·盖尔的小说<边缘住民>中的两位土著女性.文章中两姐妹对于种族歧视的反抗和屈服,代表了土著居民对统治者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事实上也反映了澳洲土地上女人的不同生活道路.
-
性别、种族和身份问题―论早期澳大利亚女性文学的主题
-
作者:
吴庆宏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澳大利亚女性文学
种族歧视
女性问题
身份认同
-
描述:
早期澳大利亚女作家们立足与男作家们不同的视角,探讨女性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等问题,以同情地笔触描述黑人的遭遇,以双重的视角审视英国和澳大利亚不同的文化,追寻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了以性别、种族和身份问题为主题的澳大利亚女性文学传统。
-
挣脱两性枷锁,回归和谐大同:《他们眼望上苍》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闫丽颖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压迫
妇女主义
左拉·尼尔·赫斯顿
种族歧视
和谐关系
-
描述:
左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小说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描写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下的黑人妇女所受到的不仅是白人男性的压迫也受黑人男性
-
重塑华裔女性形象:美国华裔女剧作家林小琴戏剧《纸天使》
-
作者:
徐颖果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移民经历
华人移民
加利福尼亚
女性角色
华人妇女
种族歧视
美国华裔
女性形象
天使
-
描述:
一般认为华人最初有规模地移民美国,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1849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了中国。1850年初,就有数百名华人动身来到加利福尼亚。在随后的几年里,又有数千华人陆续抵达。华人在美国很快
-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自我”
-
作者:
黄宇洁
张敏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赫斯顿
自我
哈莱姆文艺复兴
美国黑人文学
种族歧视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
描述:
一、引言由于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的特殊境遇,自我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母题。被强行贩卖至北美的黑人群体一方面被完全切断了与非洲文化的联系,另一方面奴隶这种特殊的身份
-
地理空间与种族、性别政治:论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
-
作者:
毛凌滢
熊敏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空间表征
赫斯顿
表征空间
地理空间
性别政治
种族歧视
黑人女性
公共空间
珍妮
-
描述:
望上苍》的评论,大多集中在种族歧视、黑人宿命论、黑人民间文化、小说的叙事策略和黑人方言土语的运用上,对小说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女主人公的成长主题亦有所涉及。本文试图从地理、空间与种族性别政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