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性别】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历史中的性别解读--以孝子图像中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雷虹霁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道
孝子/女孝子
-
描述:
以考古发现及古代流传的“孝子故事图像”为中心 ,讨论“二十四孝”形成过程中的女性形象及“社会性别”的历史与文化建构诸问题。其关注的要点有 :儒家伦理与行动———“孝道”中的女性形象 ;古代女性规范———“妇道”与“孝道”互渗中的女性性别建构。希望借助这个历史中的“性别”解读 ,拓展对中国妇女史、性别史以及两性关系等议题的讨论空间。
-
社会性别与性别诗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二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诗学
两性和谐
-
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它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作为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 ,它是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介绍进中国来的。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开阔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先在的理论视野 ,对于 2 0世纪 80年代普遍运用的性别本质论限度的认识与反思 ,尤其对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
国内媒介“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崇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新闻媒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篇论文主要是将围绕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从媒体内容、“女性形象”构造者、被构造对象、受众等相关因素加以考察。通过考察媒体“女性形象”的刻板性特点、国内媒体“女性形象”构造中的“新女性形象”、参予构建媒体“女性形象”的各方以及被构造对象对媒体“刻板女性印象”的反动,提示媒体“女性形象解放”的可能性。
-
反思女性主义法学
-
作者:
范明娴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身份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法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法学是女性主义和法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一独立的学术流派存在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尽管它的出现才短短几十年,但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就其理论本身而言,近几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进展,并逐渐深入到法律方法论和认识论领域,涉及到同性恋和黑人妇女权利,以及国际妇女权利探讨等诸方面。
女性主义进入法学研究领域,使得法学研究不得不从法律观念上、制度设计和法学方法论上重新审视自己的性别盲区,并予以回应。但女性主义法学毕竟才刚刚起步,它作为一新兴的法学流派究竟给法学
-
在变化的社会系统中关注妇女和性别问题——读《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的思考
-
作者:
谭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
社会性别
书评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
描述: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
-
全球化视野下的韩国妇女参政问题
-
作者:
祝平燕
朱巧菊
来源: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全球化
参政
主体意识
韩国妇女
-
描述:
妇女参政一直是制约世界各国妇女发展的瓶颈,然而妇女参政又是妇女参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助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五十多年来,由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妇女组织的努力,韩国妇女参政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与世界其它妇女参政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还是居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儒家文化的束缚、法律政策机制的不健全、对妇女政治文化教育的空缺、女性有限的经济地位和家庭地位以及女性主体意识不够,是阻碍韩国女性参政发展的主要原因。
-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李东晓
阎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妇女发展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学科建设
-
描述:
“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非自主的存在: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姚海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文化深层的社会性别问题入手,针对文化传统中对于女性形象的预
设,以女性主义视角对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再认识是本文的任
务。本文认为女性形象实质上是一种社会集体的想象物,是一种文化的建
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创造主体和阅读主体是男性,她的塑造言说的是
男性的意识与欲望,是男性的自我,中国古代女性一直是一种“非自主的
存在”。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描
述。晚明以前的文本,从“地位”与“‘魅力”两个方面奠定了
-
妇联系统的女性期刊与时尚类女性期刊的比较研究——一个女性主义的视角
-
作者:
耿慧丽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父权制
社会性别
性别刻板成见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今中国期刊市场中繁荣活跃的女性期刊大体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妇联系统主办的女性期刊;一是在九十年代的市场化大潮中其他系统与国外合作创办的时尚类女性期刊。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借鉴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视角,比较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妇联女性期刊和时尚女性期刊,对比分析其中具有性别意涵的文章、文章议题、女性形象;文章中有关女性美、事业和家庭、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以及二者各自的吸引力模式。考察妇联的女性期刊与偏重商业利益的时尚类女性期刊相比,是否具有更鲜明的性别平等意识,呈现更积极的女性形象。 研究发现,妇联系统的女
-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问题——社会性别视角的透视
-
作者:
谭咏梅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差异
性别意识
女性高等教育
性别平等
-
描述:
“教育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理想,“性别平等”则始终是西
方女权运动的中心理念,“教育性别平等”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已成
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实质
上是性别平等问题的两个方面。女性学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为
认识当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问题提供了认识的
角度与方法。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我国当代女性高等教育运行
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
策。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