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萧红研究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走向
作者: 郭姗姗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走向   女性文学批评   萧红   研究  
描述: 在多重原因的影响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女性文学批评内涵的丰富,都会给萧红研究带来新的变化。所以,以萧红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萧红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可以具体可感的把握
樋口一叶文学思想研究
作者: 林敏   来源: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896   1872   樋口一叶   文学思想   研究  
描述: 本书为2011年度四川省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项目。女性文学研究,是当今世界文学研究的一大潮流。樋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近代初期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却为后世
汉代女性研究
作者: 田艳霞   来源: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代   中国   社会生活   研究   女性  
描述: 0407120108
欲望都市 上海70后女性研究
作者: 裴谕新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上海市   研究   现代   生活状况   女性  
描述: 本书从世纪交替之际一群“私人生活”美女作家在文化与传媒界引起的骚动谈起,实地深度访谈上海四十多位同样生于七十年代但职业与生存状态各异的女性,以长达五年的跨度追踪见证了她们在恋爱、婚姻、性伴侣选择以及日常生活的变迁。在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论视角之上,本书借鉴性社会学家Plummer“后现代社会的亲密麻烦”的概念,深入考察了女性在情欲选择中对自我形象、两性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考虑,运用“性资本”这个理论工具,层层剖析上海、都市化、国际化、市场、两性关系等等对年轻女性性生活的重塑。同样,也经由这些女性的个人
近代中国妇女与社会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来源: 郑州:大象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学   近代   中国   社会学   研究  
描述: 本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妇女史,全面考察并揭示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及妇女生活(包括婚姻家庭、文化教育、就业、服饰、宗教信仰等)发展变化的轨迹及特征,并就社会性别制度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孟姜女调】音乐形态研究:一个文化样本的流布考辨
作者: 吴璨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调   音乐形态   流变   研究  
描述: [孟姜女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曲牌意义的曲调系统。它是民间曲调“一曲多用”现象高度多样化统一的典型代表。20世纪初,以顾颉刚、刘复、路工为代表的文学家、民俗学家掀起了孟姜女故事的文献搜集和研究
西安回坊回族女性服饰变迁研究:1949至今
作者: 金婷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安回坊   回族   研究   服饰   女性  
描述: 居,大分散”的分布特点,与其他民族联系密切,造就了回族较强的适应性,也促进了彼此间文化的借鉴和吸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女性女权意识的增强,对于女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新兴热点。从民族
对宁夏女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开发的调查及社会性别分析
作者: 何银玲   高丽   赵昆   来源: 第二届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宁夏   社会工作人才   开发   研究   女性  
描述: 和宁夏自治区社会工作人才规划《纲要》的精神,通过调查研究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社会性别理论,对目前宁夏女性社会工
多学科视野下的壮族女性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 陈丽琴   来源: 北京:民族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中国   壮族   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分成九个部分,对壮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壮族女性的妆饰、节日、娱乐、婚育生活、民间工艺制作、信仰生活、生产习俗、家庭与社会角色以及壮族女性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作了逐一分析,文章从多个学科的研究角度对女性这些层面的文化进行了揭示,有较高的可读性。
现代上海商业期刊与市民趣味
作者: 贾佳   来源: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城市文化   期刊   影响   上海市   研究   现代   商业  
描述: 本书是一部博士学位论文,论述的是现代上海商业期刊与市民趣味之间的关系。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商业期刊-以《生活周刊》、《良友画报》为代表-在市民趣味的表现、引导、培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期刊上的左倾言论通过“合趣味”的表达,成为市民阶层一种流行的阅读口味;从鸳鸯蝴蝶派期刊到《论语》系列期刊,杂志引导的休闲阅读风尚成为市民阅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塑造的都市新女性形象充实了市民对新女性的文化想象,新女性的职业形象和家庭形象,是这一想象的两个方面,等等。本作品从市民趣味这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