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疯女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被禁锢在角色里的“疯女人”:解析莫里森笔下的“疯女人”意象
-
作者:
苏冲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托妮·莫里森
喻指理论
-
描述:
托妮·莫里森在其作品中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塑造了诸多性格迥异、行为怪诞,但生命力却十分旺盛的非裔美国女性形象。其笔下的黑人女性身上潜伏着生命的原始动力和对生活的希望与渴求。本文运用小亨利·路易·盖茨的喻指理论,从人物意象喻指出发分析莫里森笔下疯狂的女性意象。通过解析其表面行为举止的疯狂,揭示其背后所暗含的巨大创造力,从而使非裔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得到多元化解析
-
《简.爱》中的伯莎形象试析
-
作者:
赵鹏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简·爱》
疯女人
男权统治
伯莎
夏洛蒂·勃朗特
反抗意识
罗彻斯特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引言《简·爱》是英国杰出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文本,是以文字确立女性主体意识的发轫之作。作者以真实的女性体验和深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性刚毅、自尊自爱、满腹才情,追求真正平等、自由爱情的叛逆女性形象——简·爱,这既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新女性意识觉醒的闪光之作,因而成为女性文学的代表。
-
从原型批评的视域解读《简·爱》
-
作者:
王文娱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疯女人
维多利亚时期
伯莎
夏洛蒂·勃朗特
神话原型
罗切斯特
英国小说家
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从英国小说家的地位来看,夏洛蒂不及狄更斯、哈代和劳伦斯,但是从读者的数量来看,她的作品《简·爱》却有过之而无不及。[1]从原型批评的观点来看,"原型指某种反复出现的形象或意象,它体现了创作中遵循的某些规范和类型"[2]。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各
-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
作者:
侯丽琼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简·爱》
疯女人
维多利亚时期
夏洛蒂·勃朗特
坦普尔
性格分析
罗切斯特
反叛精神
盖茨黑德
-
描述:
《简·爱》(Jane Eyre)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性格突出、主题深刻,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富于反抗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本文从孩童时期、青春期、成年期三个方面分析了她的性格特点,重点突出简·爱为争取男女平等和社会地位平等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所进行的深刻批评和抗议。一、《简·爱》的写作背景和艺术风
-
《简·爱》新解读:建立在《圣经》上的《简·爱》分析
-
作者:
朱英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者
《简·爱》
疯女人
梅森
希律
夏洛蒂·勃朗特
人物性格
罗切斯特
盖茨黑德
写作意图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自1847年问世,至今已有150多年了。主人公简.爱以一个追求独立人格、平等自尊的草根女性形象镌刻在读者的心里,这样一位女性感动和鼓舞了太多的年轻女性,她的那段呐喊:"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