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Dressmaker》:男性阴影下女性的救赎与复仇
作者: 马静文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复仇   男权   女性  
描述: 变,走向复仇之路。影片并不是单纯的复仇片,影片导演和原著作者均为女性,更深刻地从女性角度来刻画男权人物以及男权阴影下的各个女性人物。
男权下的女性主义的萌芽探究——以《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为例
作者: 张小欣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男女平等   中西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对家庭生活的描写,突出男女婚恋的主题,揭示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但同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男权对不同背景下婚恋观的决定性影响研究偏少;二是在女性主义婚恋观的基础上,对除了主人翁以外的女性刻画笔墨较少;三是
男权下的女性主义的萌芽探究——以《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为例
作者: 张小欣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男女平等   中西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对家庭生活的描写,突出男女婚恋的主题,揭示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但同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男权对不同背景下婚恋观的决定性影响研究偏少;二是在女性主义婚恋观的基础上,对除了主人翁以外的女性刻画笔墨较少;三是
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浅析《喧哗与骚动》中女性“他者”形象
作者: 武丽媛   张巧毅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他者   《喧哗与骚动》  
描述: 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他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女性人物的形象,但是大部分都成为了男权社会下的附属品也就是女性“他者”,而且最终都走向了毁灭。本文将以《喧哗与骚动》中
从压迫走向希望
作者: 陈阳阳   张敬品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   族权   女性  
描述: 后殖民主义流散作家奈保尔受多重文化的影响,处于“无根”的边缘性状态,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使他的创作体现出一种边缘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将分析其经典之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中三代女性人物的生活,讨论在后殖民时期生活在特立尼达地区移民女性处于多重压迫之下的被边缘化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
从压迫走向希望——简析《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三代女性
作者: 陈阳阳   张敬品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   族权   女性  
描述: 后殖民主义流散作家奈保尔受多重文化的影响,处于“无根”的边缘性状态,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使他的创作体现出一种边缘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将分析其经典之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中三代女性人物的生活,讨论在后殖民时期生活在特立尼达地区移民女性处于多重压迫之下的被边缘化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
对立与妥协中的无所适从——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困惑
作者: 崔亚莉   杜娟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自我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主义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中塑造的两个女性人物思嘉和媚兰是米切尔女性主义思想和传统女性价值观念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妥协的具体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米切尔女性主义思想成因的分析,透过作品中两个女性人物思嘉和媚兰,阐释20世纪女性主义思想的困惑,并探讨女性解放的真正意义。
清凉世界里的俗世人生:解析葛水平小说《喊山》
作者: 樊燕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幻   男权   世俗   乡村人格  
描述: 本文在对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细读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梳理。着重论述了女作家在虚幻和真实之间构建出的一个奇妙世界,在两位不同的女性人物身上所透露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
由简·爱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夏彤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女性意识   觉醒  
描述:男权至上的维多利亚时代,简爱超前的女性意识挑战了男性的权威,在简爱这本小说中,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简爱自尊、倔强的性格和追求平等和幸福的精神;安娜则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幸福的新女性.本文通过这两个女性人物的命运分析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突围之路:对十九世纪美国三位女性作家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命运的解读
作者: 李静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自我意识   觉醒   突围  
描述: 凯特·肖邦(Kate Chopin),玛丽·埃莉诺·威尔金斯·弗里曼(Mary Eleanor Wilkins Freeman)和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性作家,她们都致力于描写十九世纪女性的社会境遇与生存状况.本文通过对她们笔下四位女性人物命运的分析来说明十九世纪女性的生活状况并没因其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得以好转,反之,自我意识的觉醒带给她们的或是更大的痛苦和困扰,或是终身孤老和疯癫.在很大程度上,她们并没找到突围之路.
< 1 2 3 ... 9 10 11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