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谈张洁早期小说的女性观
作者: 王玲俐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张洁   人格独立  
描述: 张洁是新时期文坛女性文学的首创者之一,她的小说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作家以急切而激愤的声音,为女性人格的独立发出呼喊.在她的小说中,既有对今日女性爱情观的表述,又有对未来婚姻的畅想;既有对至今仍阻碍妇女解放的社会因素的犀利批判,又有对妇女本身品格气质的厚望.而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或是主动追求自我价值的女性,或是通过对男性的依附屈从而达到虚假自我的女性.这些形象都鲜明地体现了张洁要求人格独立的女性观.
性别配额制:中国妇女参政研究
作者: 贾世英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参政   男女平等   性别配额制  
描述: 妇女参政是妇女解放在政治领域的具体实现,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性别配额制”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常见的提高妇女参政程度的一种方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性别平等水平的核心指标和妇女参政水平的重要尺度,妇女参政比例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近100个国家实施了“性别配额制”。我国政府近年来对妇女参政问题非常重视,确立了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将其列入议事日程。但是客观的说,与1995年“世妇会”后许多国家妇女参政比例不断上升的状况相比,我国目前的妇女参政状况并不乐观,中国妇女参政比例在国际上的
考察日本报纸中的性差表现
作者: 刘丽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报纸女性学   男女平等   差別表现   女性形象  
描述: 报纸等媒体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日本报纸的内容从性差的角度来看,却存在一些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日本的报纸在描写女性和男性的时候,大多采取以“男性为主”的标准,对于女性使用不同于男性的表现手法。而且日本的报纸通过不断地传递这样一种“失衡”的“不公正”的信息,导致了进一步加深了“男性优势”的价值观和“性别分工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日本的报纸在描写女性和男性的时候,究竟有那些不同,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想办法去改变它,使日本报纸不再有偏
中美女性电视节目个案分析
作者: 张宁   来源: 中华新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个案分析   电视节目   主持人   频道定位   男女平等   中央电视台   主流媒介   电视频道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描述: 中美女性电视节目个案分析
五大因素困扰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作者: 许圣义于千飞卢亮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五大因素   妇联组织   男女平等   内乡县   县乡   农村妇女   和县   妇女组织   参政议政   参政意识  
描述: 五大因素困扰农村妇女参政议政
“三八”咋成了“公费旅游节”
作者: 耿海军   来源: 咸宁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公费旅游   国际妇女节   妇女地位   男女平等   团队   同胞   国内外知名   妇女组织   女性职工   国际旅行社  
描述: “三八”咋成了“公费旅游节”
敖汉旗多种形式庆祝“三八”妇女节
作者: 王北金   高志勤   来源: 赤峰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妇联组织   节日   妇女权益保障   妇女作用   多种形式   男女平等   未成年人保护   妇女组织   妇女节   敖汉  
描述: 敖汉旗多种形式庆祝“三八”妇女节
女性广告形象的误读及对策
作者: 吴卫群   来源: 记者摇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男女平等   广告形象   现实生活   女性形象   广告主   误读   媒体广告   男性   性别心理差异  
描述: 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广告形象被误读的倾向依然严重存在,这一现象的蔓延,不仅对现实生活中的众多女性朋友形成误导,更不利于构
盛七小姐打官司
作者: 欧阳亮   CFP   来源: 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盛宣怀   义庄   财产纠纷   中国通商银行   国民党   男女平等   女子   妇女运动   神经末梢   继承财产  
描述: 挑战数千年女子无权的习俗,天文数字的财产纠纷,缠绵的豪门恩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案子都能激发最麻木的神经末梢。
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底层劳动妇女"解放"模式
作者: 马春花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同工同酬   劳动妇女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一、新中国的成立:一种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女性具有重大的意义。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同工同酬、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男女平等,这些妇女解放运动孜孜以求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