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女平等】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女性的挣扎 心灵的呐喊——《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历史地位
民族传统
托妮·莫里森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所罗门之歌》
小说家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罗伦城,自幼接受黑人民族传统及文化的熏陶。她毕业于霍华德大学,后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专攻文学,获硕士学位。她长期从事着编辑和教育工作,是美国当今极有影响的编辑、小说家、教育家、戏剧家,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扫描
-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影响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妇女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男性
-
描述: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理应树立性别意识,为提高公众的性别觉悟,为提高妇女地位、推进男女平等做出更大贡献。当前,电视广告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对社会的思想文化影响不可低估。所以,拍摄电视广告时,尤其应注意尊重
-
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全面颠覆──关于《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
作者:
白蔚
东辉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堂
男权社会
四方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女孩
心理暗示
心理定势
性别角色
-
描述:
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全面颠覆──关于《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
性别意识和妇女解放面临的理论难题
-
作者:
咸迪咏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男女平等
测不准关系
妇女运动
男女不平等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性别意识
性别差异
女性形象
-
描述:
目前,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有关这方面的反思也正逐步深入。但从理论层面看,无论是性别意识,还是妇女解放,都存在有待解决的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将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妇女和社会的健全发展。本文主要就此提出一...
-
性别与传播:政策和现状
-
作者:
卜卫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世界妇女大会
男女平等
监测网络
女性形象
新闻工作者
性别差异
性别意识
妇女研究
性别角色
-
描述:
性别与传播:政策和现状卜卫一、媒介发展环境1995年底,中国共有广播电台1202座,是1978年106座的11.34倍,无线广播平均每日播出13736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达78.7%,收音机社会拥有量为1.87亿台,平均每百人拥有收音机16台①;电视...
-
女性悲剧的体验与书写——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李掖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的发现
性别歧视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性悲剧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形象
现代女作家
女性本质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生命本体的特殊性、本质性以及对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认识,它是由女性自己拿起笔来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向社会向文化向人性发言——“我手写我心”所高标独立的.在我国,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期.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掀开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序幕.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斗争也由此正式启动.一批现代女作家迎着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新时代曙光,勇敢地冲出了封建父权意识的幽暗历史隧洞,昂首登上了现代文坛.她们把“人的发现”,这一五四新文化思想的核心具体化为”女性的发现”和“女性的复
-
面向挑战而蓬勃发展的中国妇女报刊
-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社会发展
妇女形象
男女平等
蓬勃发展
妇女参与发展
妇女发展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妇女报刊
-
描述:
面向挑战而蓬勃发展的中国妇女报刊刘伯红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妇女事业发展为妇女报刊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商品经济大潮和大众文化口味又不断催生出新的妇女报刊,使妇女报刊的数量、品种和竞争力,使妇女报刊的读者群和欣赏品味都发展到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截止...
-
声屏文丛
-
作者:
暂无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观念
人民群众
经济报道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经济建设
经济工作
女性形象
新闻工作者
-
描述:
声屏文丛
-
近代中国佛教的女性观
-
作者:
何建明
来源:
佛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佛教
佛学院
女性观念
男女平等
女子
中国佛教
男女平权
大乘佛教
受教育权
女权观
-
描述:
的男女平等精神、合理阐释佛典中的某些贬责女性的言论、强调佛教女众受教育权的重要性以及享受权利与承担责任的关系等,并具体分析了中国佛教女性观念近代转变的困境。
-
陶行知女子教育思想刍议
-
作者:
冯雪红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及教育
女子教育思想
男女同学
女子平民教育
男女平等
平民教育运动
女学生
小先生制
陶行知
中国女子教育
-
描述:
“妇女是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世界各国都以“平等、发展与和平”为目标,从普及教育和技术培训出发,把妇女“完全纳入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来”,实施支持妇女进步的未来战略。建国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①。据1949年以前的统计,女学生占学生总数比例最高时,初等学校为255%,中等学校是20%,高等学校仅为亚78%,90%的妇女是文盲。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