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女平等】搜索到相关结果 498 条
-
走向21世纪的世界妇女
-
作者:
思悄
来源:
党的建设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妇女地位
联合国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重大变化
国际社会
妇女界
大革命时期
-
描述:
的第一步。妇女运动历史简要回顾当人类社会走入1910年3月8日的时候,美国芝加哥街头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它使全世界的女性心手相连。从此,妇女解放的大旗被高高举起,女性们喊出了男女平等的历史强音
-
农工党北京市妇委会举行迎香港回归活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前进论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农工民主党
书画家
男女平等
东城区
保障法
咨询服务
北京市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
描述:
4月19日为迎接香港回归暨庆祝《妇女权益保障法》贯彻实施五周年,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妇女工作委员会,在中山公园后殿举办笔会、义诊、咨询服务活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田光涛,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大白,北京市统战部、北京市妇联副主席熊玉梅。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常近时、吴铁精,农工党中央妇委会副主任孙茂敏、茅于燕,东城区妇联主席马金慧,东城区卫生局副局长吕番,农工党北京市妇委会主任李秀英、副主任黄惠芬,出席了这次活动。农工党北京市东方书画研究社部分书画家傅耕野、于民、陈中扶、俞长天、刘万清、陈连法、齐秉慧、袁
-
毛主席論解放妇女劳动力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劳动
年份:
195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力过剩
社会主义社会
男女平等
合作化
劳动力不足
改造过程
工作方向
解放妇女劳动力
男女同工同酬
中国农村
-
描述:
边区党的与群众的妇女組織領导机关的同志們,至今沒有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感觉无事可做。其实她們的第一个任务就应是研究与帮助边区妇女群众广大地参加劳动生产的問題,使一切多少可以从事劳动的妇女都走上生产战线,和男子一同解决增加生产的大問題。——摘自:“經济問題与財政問題”(見“毛澤东选集”,东北書店1948年版,第772頁) 使全部妇女劳动力,在同工同酬的原則下,一律参加到劳动战线上去,这个要求,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間內,予以实現。——摘自:“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頁为了建设伟大
-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作者:
关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干部
指导思想
妇女权益保障
主要内容
本法
男女平等
基本原则
退休年龄
妇女权利
妇女组织
-
描述:
以我国宪法为依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确立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促进男女平等,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一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国法制建设和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经验
-
我国法制建设和妇女解放的新里程: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
-
作者:
陈慕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
国法
妇女权益保障
妇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贯彻实施
男女平等
妇女政治
保障法
妇女组织
-
描述:
全国人民热切关注,广大妇女翘首盼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经第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妇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
从妇女就业 看市场经济、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
-
作者:
邬小平
来源:
前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就业
下岗女职工
妇女发展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场经济
性别平等
-
描述:
从妇女就业 看市场经济、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
-
忆辉煌历程 创崭新业绩:写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
作者:
顾秀莲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五十周年
妇联组织
妇女联合会
男女平等
五十年
妇女运动
妇女发展
妇女工作
妇女儿童
-
描述:
1949年4月3日,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中南海怀仁堂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昂扬的激情。来自全国各地的467名妇女代表选举产生了妇联的领导机构,通过了《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章程》,几十年浴血奋战、孜孜以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妇女组织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一个亘古未...
-
辛亥革命中的妇女
-
作者:
朱秀武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妇女解放
女子
男女平等
辛亥革命时期
清政府
清王朝
妇女组织
孙中山
革命活动
-
描述: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当时,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更是灾难深重。她们除了遭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以外,还受着封建道德的束缚。那“耗人血,滑人气,不至死亡不止”的封建礼教有如千斤巨石,压在妇女的身上,她们没有丝毫做人的权利。她们强烈地要求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投入为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激流,并在革命中实现妇女的解放。二十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参照“西法”作了些“改革”,诸如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生等(包括办女学、派女留学生)。辛亥革命前夕,全国各类学校有女生十四万一千
-
一些国家的女人节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节
休息日
节日期间
男女平等
西班牙
星期日
汉堡市
艺术团
妇女组织
茉莉花
-
描述:
一些国家的女人节除夕至第二天中午12时,希腊妇女休息日,每逢这个时间,家中大小事,都由丈夫承担,妇女们可尽情欢乐。闰年二月二十九日,英国妇女求爱日,每逢这一天妇女有权摆脱世俗束服,向自己相中的男子求爱。三月三日,日本的少女节,每年这一天,少女们要梳妆...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成功的实践
-
作者:
罗琼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女职工
妇联组织
文化教育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家庭
婚姻自由
-
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及其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指引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妇女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