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34 条
-
阿拉伯文学中的女性与女性意识
-
作者:
李琛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女作家
女性意识
阿拉伯作家
文学创作
马哈福兹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阿拉伯文学
-
描述:
阿拉伯文学中的女性与女性意识李琛文学就是文学,本无性别之分,只有创作主体的男女之别。两性也本无贵贱优劣之差。然而私有制的产生,开始了人压迫和奴役自身的历史,性别的不同便转化为性别的歧视和压迫,人忘记了美善而趋向邪恶。于是,才有了成为人类解放事业重要组...
-
新时期文学中的四类女性形象与男权意识
-
作者:
李永建
来源: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主人公
女作家
新时期文学
贾平凹
社会地位
男权意识
死亡诗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新时期文学中的四类女性形象与男权意识
-
女性视角下的他者世界:中国古代“代言诗”的审美解析
-
作者:
刘广锋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女性情感
男性作家
男性话语
女性视角
诗歌现象
《致橡树》
自君之出矣
中国古代文人
男性欲望
-
描述:
在中国传统久远的代言诗中,女性通过男性作家的代言而在场,但这种在场只是虚假的、形式上的在场。代言诗虽是以女性的视角进行叙述,但展现的依然是女性作为"他者"的现实。在代言诗这个由历代男作家完成的集体创作中,男性实现了对女性在社会地位、两性情感关系等方面的男性书写,进而使得女性形象在代言诗中成了男性欲望的对象。
-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
美国女性文学给我们的启示
-
作者:
陶洁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美国女作家
《紫颜色》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美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美国女性文学给我们的启示陶洁1965年,美国《哈波氏杂志》以《文学中的沉寂》为题发表了美国女作家奥尔逊的一篇讲话。一石掀起千层浪,它在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学者、作家奔走相告热烈讨论。文章提出的问题从此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出发点。其实...
-
对新世纪女性文学批评的思考
-
作者:
张隆海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作家
妇女文学
女权运动
叙事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叙述方式
女性主体性
现代文学理论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中以欧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发端,其产生背景主要有两点:一是解放的新文化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再次高涨,鼓舞了女性离经叛道的倾向,而女权运动的存在是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基本前提,并且女权运动又几乎是从对文学的习读开始的。世界性妇女文学的勃兴,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现代文学理论本身的危机,也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新批评的衰落,结构主义向解构批评
-
两篇演讲
-
作者:
徐坤
来源:
江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同学
西班牙文学
伊琳娜
《生死场》
文学格局
中国现代文学史
萧红
铁凝
《呼兰河传》
-
描述:
鳄鱼与母老虎在首届"中国—西班牙文学论坛"上的演讲2010年11月3日马德里自治大学欢迎在座诸位女作家,女教授,女同学。当然,也同样欢迎诸位男作家,男教授,男同学。(笑声)很不幸,"女性文学"的议题被放在最后,现在已经严重超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笑声)从会议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女性文学在整个文学格局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笑声)首先,我要向诸位承诺两点:第一,保证在5分钟之内阐述完我的观点,不耽误大家吃午饭。第二,借此机会,我要向前面那
-
也谈“女性文学”[与吴黛英等同志商榷]
-
作者:
谭解文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男女作家
“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小题材
作品
小人物
-
描述:
在新时期文坛上,“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提出来已有几年了,但接受这一概念的人似乎不多,愿意将自己的作品纳入这一范畴的作家更是极其有限。虽然有几位同志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论证,但由于响应者寂寥,终不免显得有点寂寞。倘要探究个中原因,我想还得从这一概念本身来寻找。
-
《媪疫与霍乱》获法国女书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瘟疫
费米娜奖
法国
霍乱
帕特里克
女书
文学奖
-
描述:
55岁的法国男作家帕特里克·德维尔以所著小说《瘟疫与霍乱》,11月5日赢得了该国头号女性文学奖——费米娜奖。《瘟疫与霍乱》是德维尔的第十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