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中国早期电影(20世纪30—50年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作者: 易盼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民族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是电影艺术史论中最丰富生动又美丽的话题,将女性的悲剧命运跟对文化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改良联系在一起, 便拥有了一种超越传统苦情、戏曲或小说的人文视角。本文试图以典型的女性电影为切入,来谈谈中国早期电影(20世纪30—50年代)女性形象特点。
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叶林杰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叙事策略   少数民族   女性  
描述: 少数民族女性在各个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里承担了重要的表意功能和叙事任务,女性形象的变迁,女性意识和情感的书写历史暗含着各时期主流话语的生成过程。“十七年”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通过
论时代洪流中女性意识觉醒——解读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张睿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张艺谋   女性意识  
描述: 张艺谋作为中国导演的代表,以其出色的艺术洞察力和表现力在电影作品中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富于时代意义的女性形象。他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女性意识觉醒。这些女性意识的呈现,不仅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还体现着导演对角色的深刻解读与反思。
从女性意识的视角看《聊斋志异·画皮》
作者: 舒乙   杨智雄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聊斋志异   画皮  
描述: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2008年陈嘉上导演再次将《画皮》拍成了电影,改编者对《画皮》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原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可以
关锦鹏电影创作中的女性情怀
作者: 陈烨熙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性特质   关锦鹏  
描述: 导演关锦鹏所创作的作品中,大多具有女性的特质。然而跨性别的创作本身带有一种由生理区别伴生的心理隔阂。女性主义电影的内涵界定是比较严格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分别是创作主体、题材内容和叙事视角,但是这样
被消费的女性:园子温电影中的女性议题
作者: 刘洁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园子温   消费   女性  
描述: 园子温的电影一向以关注社会现实著称。其电影的最新议题集中在日本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园子温对女性的关注建立在日本电影中一贯的以男性视角对女性进行建构的基础上。但是其电影中出现的对女性进行消费的影像是出于
谈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慧   栾雪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当代伊朗   女性形象  
描述: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的电影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随着伊朗文化政策的转变和社会角色的开拓,女性在银幕上的形象从边缘化走向聚焦的中心。近年来,关于女性权利与地位的题材越来越受到伊朗导演的重视,大量
论从《木兰辞》到电影《花木兰》的改编
作者: 兰鲜凤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电影   《花木兰》  
描述: 两部电影都对《木兰辞》进行了创造性、个性化的改编。本文试图从"精神内核""从军凯旋""女性形象"三方面来考察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迪斯尼动漫电影《木兰》和马楚成电影《花木兰》的个性化创作。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的改编
作者: 李欣童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电影   文学   《一句顶一万句》  
描述: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由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在由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的转化过程中,导演刘雨霖对原著的改编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在核心剧情的选取上,对原著庞大的体量进行了大胆取舍;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对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女性语言特点的思考
作者: 闫宏鹏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金陵十三钗   语言特点   女性  
描述: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一部通过南京大屠杀中妓女拯救女学生的故事,诠释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战争影片。作为影片的核心与灵魂,玉墨、书娟、豆蔻等女性人物在片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