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玛丽奥斯汀的自然写作
作者: 冯彩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奥斯汀   女性形象   自然写作   生态批评  
描述: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玛丽奥斯汀的自然写作
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生态视域下的许地山创作
作者: 黄瑞芳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生态美学观   文学创作   许地山   生态批评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地山是一个个性独具的作家。对宗教的信仰,让他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让他崇尚“天人合一”的生态理想;为人生的创作理想,使他的创作始终关注着人的生存境况。他以一颗慈悲善感的赤子之心,为宇宙万物唏嘘赞叹。 生态批评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只关注人对于自然的作为,到如今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关注,其内涵日趋丰富。如中国的生态批评理论家鲁枢元、王先霈、曾永成、王诺等,提出在机械化、现代化、网络化的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女性视角和地域意识——以李娟的纪实散文为例
作者: 王萌   来源: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生存体验   地域意识   生态批评   审美经验  
描述: 新疆作家李娟追随逐水草而生的哈萨克族牧人,不辞辛苦辗转于春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向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呈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及其所遵循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利的传统生存模式。李娟在融入生态主义女性视角下的真实的生存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同时,塑造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哈萨克底层女性形象,还重新建构起某种基于生态审美的想象的地域意识。
生态批评解读华诗中自然与女性的关系
作者: 闫晓红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兹华斯诗歌   生态意识   自然   生态批评   女性  
描述: "自然"和"女性"是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两个重要主题,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研究华诗中自然和女性的关系,以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切入点,探索其不同类型的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揭示华兹华斯在女性主题诗歌中流露出的生态意识.
印第安人的土地情与生存哲理: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痕迹》的生态解读
作者: 陶虹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女性角色   文化冲突   印第安人   土地   生态批评  
描述: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本土作家中最多产、最具有创作生命力的女作家之一。其独特的印第安口述叙述方式、地域传统的展现使她成为多元文化潮流中一个独特响亮的声音。她的小说《痕迹》虽然是描写印第安齐佩瓦人生活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中的第三部,却带领读者追溯了该系列小说所展现的土著文化和白人文化矛盾的源头。小说借印第安人纳娜普什的声音描写了《道斯法案》颁布后印第安人所承受的土地被剥夺、生存环境被破坏和传统文化丧失的多重创伤。随着现代生态批评热潮的涌现,印第安人小说中的土地观、环境危机意识和生态智慧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