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命深处的喧嚣与骚动——论孙惠芳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形象   小说   孙惠芳  
描述: 孙惠芳是一位守望乡土的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她依据女性切身的生命体验,建构出一个以荡妇为基本特征的乡村女性世界。概括为三类人物系列:一是在越轨的行为中,蕴含着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提升;二是在情欲
从《我爱比尔》解读王安忆对生命本体的自我透视
作者: 马新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人性   女性  
描述: 王安忆关注女性身体,更注重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她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没有忘记对女性心灵镜城做更深层次的透视和剖析。《我爱比尔》作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显示了王安忆强大的女性话语力量,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边缘既反叛又依附的挣扎,文本从身体这一角度和策略抵达了人性的真实。
从《我爱比尔》解读王安忆对生命本体的自我透视
作者: 马新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人性   女性  
描述: 王安忆关注女性身体,更注重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她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没有忘记对女性心灵镜城做更深层次的透视和剖析。《我爱比尔》作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显示了王安忆强大的女性话语力量,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边缘既反叛又依附的挣扎,文本从身体这一角度和策略抵达了人性的真实。
存在的困境:伍尔夫与莱辛生命哲学比较
作者: 陶瑛   来源: 当代人(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伍尔夫   自我   莱辛   存在   女性文学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多丽丝·莱辛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而人的存在是其小说创作的重要命题之一.文章通过比较二者对于生命、自我等本源性问题的思考,剖析莱辛的生命哲学,揭示英国女性文学的精神传承.
创作者生命力的三个镜像
作者: 任茹文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五四”   镜像   蘩漪   创作者   女性形象   曹禺   《雷雨》  
描述: 《雷雨》中的蘩漪是曹禺塑造的第一位女性形象,标志着一个二十三岁青年的青春诗学。在华丽阴冷的周公馆里沉默度过十八年青春时光后,作为一个在冷落和压制的环境中顽强挺过来的中年妇人,蘩漪以超乎寻常的破坏力量,诠释了全剧的雷雨色彩和五四个性。
双“红”醉舞炫酒韵
作者: 刘辉   来源: 中外食品(酒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经典   女性气质   演绎   芭蕾舞团   解读   女性形象   葡萄酒   娘子军   红色  
描述: 又是一季春风醉,两岸酒香别样红。春,在经历了又一个苦寒后如约而至,本期推出的酒韵栏目伴着醉人的酒香与你共赏这春之季。春,是柔媚的,也是刚强的,因为她可在凛冽的北风中诞生,也可在冰封的雪原上绽放。正如女人,孕育了生命,承受了生命,绽放了生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