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生命力】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作”,感受原始生命力:浅析《作女》中对女性“作”的书写
-
作者:
赵娜娜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自由
女性
生命力
-
描述:
"作女"作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代名词成为这个消费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热爱自由,用"作"的方式追寻女性的自我价值,用独立的姿态完成一次完美跳跃,释放内心原始"作"欲,感受原始的生命力。张抗抗在《作女
-
解析萧伯纳作品中的功利婚姻观
-
作者:
朱瑞红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萧伯纳
功利婚姻观
女性
生命力
-
描述:
乔治·萧伯纳(1856-1950)是爱尔兰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著名的戏剧家,因作品中包含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在作品中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萧伯纳及其作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作品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独特的女性形象、戏剧特征以及主题分析等方面,对其婚姻观方面的研究却不多。事实上,萧伯纳的婚姻观是其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独特产物。对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萧伯纳及其作品的重大意义。本文选取《人与超人》、《芭芭
-
葛水平的创作与女性散文的生命力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散文
小说创作
散文写作
文学写作
散文集
新女性
作品
生命力
中国女性
-
描述:
近些年,葛水平的小说创作颇为引人注目,而这组文章所谈论的,则是她新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其中收入四十六篇作品。女作家与散文连在一起,让人联想到"女性散文"。其实,早在"五四"前后,出自女性之手的散文作品就曾引起许多读者的注意。这种现象固然与白话文初兴的背景有一定关联,不过与其说人们对散文这种文体很感兴趣,不如说更多的是源于对"新女性"文学写作的关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