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谈现代女性的幸福感
作者: 车笠   来源: 大众心理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   主观幸福感   社会地位   生存状况   职业生涯   现实自我   现代女性   理想自我   城市女性  
描述: 与一个世纪前受到封建压迫的小脚女人形象相比,现代女性的形象无疑要更加富有魅力和光彩——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从事范畴更为广泛的工作,在经济能力方面也更加独立。与此同时,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社会地位和家庭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女性能顶半边天"的观念深入国人内心。总体上来看,女性的生存状况是比较乐观的。那么,她们的幸福感是否更高了呢?
女性形象网上“谈”
作者: 秦勉   来源: 健康大视野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男权社会   原始时代   丈夫   厨师   莎士比亚   现代女性   传统文化   封建王朝   中国女性  
描述: 莎士比亚曾说过:“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中国女性,在走过的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曾经一度映证了莎翁的这句话。自原始时代到封建王朝,中国女性就没有占据过自己应有的地位,往往充当男权社会的附庸。 在深受儒教影响的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被定义为:贤惠、顺从、文静、勤劳。 她们是好厨师,好裁缝;她们孝敬公公婆婆、照顾丈夫的家人,抚养孩子;她们说话要慢声细气,走路要文雅大方,坐要规矩,双腿要紧紧并拢;她们足不出
男权社会中的理想女性:浅谈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韩克祥   徐萍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经济独立   琼瑶   理想女性   通俗文学   爱情小说   言情小说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描述: 顾名思义,“言情小说”是描写情的,但它并非一般地表现人的七情六欲,而是特别注重男女之间诚挚的爱情.当然,“言情小说”并不等于“爱情小说”.所有写爱情的小说我们都可以称为“爱情小说”;可是,“言情小说”是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它专指通俗文学中描写爱情的爱情小说.
陷落与坚守──简论张欣都市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贵欣   周艳秋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者   张爱玲   张欣小说   房地产公司   灰姑娘故事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金钱欲望   人的角色   都市小说  
描述: 陷落与坚守──简论张欣都市小说的女性形象
“新派女人”: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谈片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曾树生   女性意识   巴金小说   繁漪   母亲   中国现代文学   丈夫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新派女人”这个称呼是巴金小说《寒夜》中汪母对媳妇曾树生的带有揶揄的称呼,在汪母的眼里,这种女人仿佛是另类,不像媳妇,不像妻子,更不像母亲。“新派女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典型的“现代女性”形
简·爱魅力新探及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作者: 李丽梅   来源: 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文学形象   罗切斯特   简·爱   莎士比亚   完美结合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形体美   精神美  
描述: 在中外文学形象的长长行列中,堪称美的女性形象繁若群星。如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曹雪芹等都为读者塑造出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她们或以俊美的容貌、或以坚强的意志、或以聪慧和才干,令人欣赏、喜爱、赞叹、折服,无疑她们都是美的,都具有强烈的美感作
男人哭吧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雨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娘子   男权社会   男女平等   角色定位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女强男弱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男人   男性  
描述: 强势的白娘子处处呵护着弱势的许仙官,与硬汉杜丘的英雄救美一样等量齐观。男人可以软弱,男儿有泪尽情弹,男人哭吧不是罪。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作者: 张中宇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傅天琳   儿童诗歌   男女平等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   母亲   女性诗歌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
转型期的妇女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作者: 任建英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转型期   群体形象   非理性化   妇女群体   大众传媒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处于转型期的妇女群体形象最生动的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女性的特点。环顾我国妇女群体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表现态势,她既受制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又以其空前独立的群体形象和群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了社会对妇女的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妇女的权益和对社会各项活动的参与。二十年来妇女群体
女性和当代都市文化:意义和方法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都市文化   意识形态   女性视角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大众传媒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女性和当代都市文化:意义和方法
< 1 2 3 ... 10 11 12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