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的“母矿”——《弗兰肯斯坦》的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朱岩岩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雪莱   女性主义批评   弗兰肯斯坦  
描述: 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批评史伴随着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史,被称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母矿”。梳理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弗兰肯斯坦》女性主义批评文献,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观点,并可追溯过去约40年国外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这部小说研究重点和批评方法的演进历程。通过把握该小说女性主义批评历时发展脉络,有助于研究者挖掘小说文本与生育体验、女性创作之间的互文关系,进而展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展与这本小说女性研究关注点之间的互动变化。
玛丽·雪莱《富兰肯斯坦》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苏丽娟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雪莱   生态女性主义   《富兰肯斯坦》   女性主义  
描述: 玛丽·雪莱的《富兰肯斯坦》在文学史上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这部作品在西方最早仅作为哥特式的科幻小说被广泛关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评论家才认识到《富兰肯斯坦》具有女性主义的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富兰肯斯坦》的分析阐明她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其局限性。以期让人们对玛丽·雪莱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本文认为,在《富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观点主要反映在她对女性价值的肯定,对父权社会的声讨和生态女性的观点三个方面。在她笔下,女性人物摆脱了“天使”和“恶魔”的模式化脸谱,代之
超越边界:玛丽·雪莱小说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隽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雪莱   超越边界   重书历史   家庭政治   女性形象   普遍正义  
描述: 在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雪莱(1797–1851)近年来开始受到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在中国对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其作品所体现的伦理哲学总是晦涩难懂,玛丽·雪莱对罗曼蒂克的理想主义及个人主义中隐藏的破坏与悲剧因素的批判态度却清晰可寻,对在这二者并存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她的思想精髓可透过其小说的主要女性人物大致捕捉到:在珀西走进玛丽生活不久,她的创作生涯也随着她的传世之作《弗兰肯斯坦》揭开了序幕。在这部哥特式科幻小说中,玛丽·雪莱创作了一位可爱、勇敢的阿拉伯女性莎菲。玛丽·雪莱对莎菲凭借果敢与勇气跨越语言、地域、种族与性别界限的反抗形象的塑造,使她与这部作品中那些自困于精神“内室”的柔顺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做出自我的选择仅仅只是第一步,此后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亲人幼子的相继离世迫使玛丽·雪莱认识到现实的力量与残酷。然而,逆境却使她的笔锋更为犀利。在她的下一部作品《玛蒂尔达》中,玛丽·雪莱重写了失乐园的故事,揭穿了乐园幻象的本质,在否定残缺的乐园的同时也否定了同样残缺的反叛者撒旦。然而这部极具独创性的作品因为乱伦与弑父的主题直到玛丽·雪莱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