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派作家刘呐鸥写作特点
作者: 杨艳萍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呐鸥   特点  
描述: 刘呐鸥--这位中国新感觉派的始祖,以超越时代的敏锐眼光,借鉴日欧等先锋派作家的手法,捕捉到上海国际大都市迷幻的时尚风情与都市女性人物形象的时尚生活,写出了都市女性女性特点的丰富内涵。
从 《简爱》看19世纪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及风格
作者: 何申英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世纪英国女性主义文学   简·爱   风格   特点  
描述: 随着19世纪女权运动的高涨,英国女性主义文学开始萌芽、发展。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性视角审视社会,揭露社会现实,塑造了一批敢于冲破束缚、追求平等爱情的女性形象。夏洛蒂的代表作《简·爱》突出展现了女性主义文学关注爱情和婚姻、推崇自尊和自强以及注重对话的叙事风格,表达了该时期女性对于平等地位、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的渴望。
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特点
作者: 唐辉   来源: 南方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妇女运动   特点  
描述: 抗日战争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广大妇女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一时期的妇女运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发起了妇女参政运动。通过战争的锻炼,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妇女自己,妇女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地位大大提高,妇女工作的经验大大丰富。
简述当代美国女性文学的特点
作者: 王香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特点  
描述: 了美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流派,对宣扬女权主义,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认识,在当代美国文学发展中,我们要对美国女性文学的特点进行重点研究,应结合美国女性文化的实际发展,深入分析美国女性文学特点,达到提高美国女性文学发展质量,提升美国女性文学创作水平的目的。
亚洲女子高等院校的发展及特点
作者: 陈丽君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女子高等院校   发展   特点  
描述: 。亚洲女子高等院校的特点有:发端于西方教育,与教会创办学校的关系密不可分;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女子高等教育体系;重视学科设置的调整和特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女性学教学与研究的平台。
张爱玲小说女性角色塑造的特点
作者: 何娟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权   女性角色   特点   异化  
描述: 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是细腻而又苍凉的.不同于男性主导的传统文学对于女性的限定和引导,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角色有其自己的特点.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特点.
论蔡畅的妇女教育思想
作者: 沈丹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畅   意义   思想   妇女教育   特点  
描述: 、心理学等各种研究方法,对蔡畅妇女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内容、特点、意义等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
中央苏区社会管理研究
作者: 杨靖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验   中央苏区   社会管理   教训   特点  
描述: 中央苏区的社会管理,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社会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白色统治相抗衡时进行的红色管理。中央苏区的社会管理是按照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实施阶段和继续发展阶段进行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服务保障和群团组织三个方面的管理。社会生活的管理分为物质方面的管理和精神方面的管理,在物质上改良了群众的生活,保障军队的物资供应,在精神上改革文化教育,进行移风易俗,开展体育活动,将中央苏区变为了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服务保障的管理主要包括卫生防疫、拥军优属、
朱淑真诗歌意象研究
作者: 李晓娟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意象   审美特质   成因   朱淑真   特点  
描述: 朱淑真是宋代卓有成就的女诗人和女词人,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位极见光芒的女性。至目前为止,对她本人及其诗词作品的研究成果可说是逐渐丰厚。本文立足于朱淑真诗歌作品文本,立足于前人的相关研究,从诗歌构建的基本元素—意象入手,旨在对朱淑真的诗歌意象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主体分为四章,再加上绪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作者生平、至目前有关朱淑真的研究概况,提出本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切入的角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朱淑真诗歌意象解读,通过从内容范畴的角度对朱淑真337首诗歌中意象词的统计、
论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
作者: 陈虹艺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人公   副主人公   吉本芭娜娜   引导性人物   作品   特点   女性  
描述: 吉本芭娜娜(1964-),日本当红女作家。其作品中女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主人公都是女性,副主人公,引导性人物也几乎为女性。因此,笔者认为,探讨吉本芭娜娜文学的魅力,考察其中的女性不可或缺。其次,迄今为止,鲜少有学者对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分类进行研究,因而该领域具有研究意义。基于此,笔者以吉本芭娜娜的《月影》、《厨房》、《满月--》、《白河夜船》、《忠狗最后的恋人》 五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将其女性根据其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分为主人公、副主人公、引导性人物三类,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剖析了各自的共同点,及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