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抗战时期妇女动员的历史考察
作者: 王国红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动员   妇女运动   抗日时期   原因   特点  
描述: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动员起来,投身于抗日洪流中。抗战时期妇女动员呈现出广泛性、组织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近代以来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国共两党大量的妇女工作和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和民族主义精神是促使妇女全面动员的重要因素。
关注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心身健康
作者: 巫昌祯   来源: 心理与健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身健康   妇女   影响因素   家庭暴力   特点  
描述: 一、国际社会反家庭暴力历史的回顾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而妇女是主要受害者。研究和探讨家庭暴力问题,进一步维护妇女的人身权益,是当前妇女运动中的焦点。 在国际社会,关注和探讨家庭暴力问题,始于70年代。联合国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是一个涉及妇女权益的最重要的国际文书。它对基于性别的种种歧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公约虽然没有直接
思夫怀远——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研究之一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格局   现代意义   原因   情感状态   特点  
描述: 以现代女性的目光来观照古代女性文学,本文主要论述思夫怀远这样一个宋代女诗人常见题材形成的原因、特点及由此呈现出的宋代女性的情感状态和生命格局,并且论述了它对现代平等双性世界建构的意义。
飞散的女性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奈保尔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飞散的女性   文化认同   特点  
描述: 二十世纪下半叶,后殖民主义开始盛行,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等共同成为主要的文学批评话语。维·苏·奈保尔以及萨尔曼·拉什迪,石黑一雄,提摩西·默等当代飞散作家描述了不同文化与价值形态,揭示了飞散群体失落、孤独、以及文化身份认同的尴尬处境,并不同程度地关注了文化身份与种族冲突的根源及影响。在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A House for Mr. Biswas)中,当代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将双重文化身份作为小说主题,展现了那些特立尼达印度移民们游离于不同文化价值形态与民族传统之间所面临的文化认同
论蔡畅的妇女教育思想
作者: 沈丹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畅   意义   思想   妇女教育   特点  
描述: 、心理学等各种研究方法,对蔡畅妇女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内容、特点、意义等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
中央苏区社会管理研究
作者: 杨靖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验   中央苏区   社会管理   教训   特点  
描述: 中央苏区的社会管理,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革命根据地进行的社会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白色统治相抗衡时进行的红色管理。中央苏区的社会管理是按照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实施阶段和继续发展阶段进行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服务保障和群团组织三个方面的管理。社会生活的管理分为物质方面的管理和精神方面的管理,在物质上改良了群众的生活,保障军队的物资供应,在精神上改革文化教育,进行移风易俗,开展体育活动,将中央苏区变为了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服务保障的管理主要包括卫生防疫、拥军优属、
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作者: 武清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哈莱姆文艺复兴   影响   兴起   特点  
描述: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史上一次重大的文化运动,它是黑人文学以成熟的姿态进入美国文坛的标志。这场运动不仅造就了大批有历史影响的黑人男性作家,同时也成就了像杰茜·福塞特、纳拉·拉森和佐拉·赫斯顿等一批优秀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依托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凭借女性敏锐的文学感悟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文学体系,对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她们的作品已成为研读美国黑人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范本。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的创作被忽略、甚至淡忘了,但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黑人女作
朱淑真诗歌意象研究
作者: 李晓娟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意象   审美特质   成因   朱淑真   特点  
描述: 朱淑真是宋代卓有成就的女诗人和女词人,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位极见光芒的女性。至目前为止,对她本人及其诗词作品的研究成果可说是逐渐丰厚。本文立足于朱淑真诗歌作品文本,立足于前人的相关研究,从诗歌构建的基本元素—意象入手,旨在对朱淑真的诗歌意象作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主体分为四章,再加上绪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作者生平、至目前有关朱淑真的研究概况,提出本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切入的角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朱淑真诗歌意象解读,通过从内容范畴的角度对朱淑真337首诗歌中意象词的统计、
成长如蜕
作者: 王玲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义   原因   安妮宝贝   创作转型   特点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有悠久的历史与丰硕的成果。进入新世纪以后,女性写作在不同维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安妮宝贝小说的创作及其转型尤其值得关注。本文认为,影响一个女性创作者创作转型的不仅有一再被指认的社会文化原因,更有一再被忽视的女性创作者对自身创作要求的不自觉地内化的原因。在新世纪,安妮宝贝等女作家的创作转型既是在现行社会等级与性别等级的双重挤压下从女性主义的性别理想向现实转向的产物,又是消费时代的文学艺术在市场机制下文化叙述的需要。甚至可以说女性创作的转型是女性文学创作进程与个人写作意愿、男性期待与女性
论五四运动中的妇女斗争
作者: 牛书成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斗争   意义   背景   概况   特点   五四运动  
描述: 本文对五四运动中的妇女斗争的背景、概况、特点、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正确认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以期对今天妇女运动的发展和促进四化建设有所裨益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