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恋爱中的女人》之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邓箐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文化   男性意识   第二性  
描述: 《恋爱中的女人》被公认为劳伦斯最有成就的小说,本文通过分析了《爱中的女人》中的几位典型的女性,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深受父权制代表人物亚里斯多德的等级制和卢梭的男女自然本位观点的影响,他笔下的女主角都其父权思想的产物。
父权文化下的女性权利及新中国女性权利发展
作者: 王丹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解放   女性权利   父权文化  
描述: 女性与男性应该拥有同等的人权。但在传统的父权文化统治下,女性形象受到弱化和丑化,女性的人权无法得到实现。当今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力措施保障妇女权利。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女性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中国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保障女性的权益。没有妇女的解放,就没有全人类的解放,性别解放已成为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成为消除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解放的最后障碍。
《我的安东妮亚》中威拉·凯瑟的双重态度:父权意识和女权实践
作者: 化为萍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我的安东妮亚》   父权文化   自传式人物   双重性   女权思想  
描述: 威拉·凯瑟是美国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一位女作家,以描写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见称。她的语言清新简练,感情深厚质朴,寓意丰富,她作品中所刻画的拓荒女性在美国文学史上更是独树一帜。凯瑟的小说《我的安东妮亚》自1918年出版以来,批评家们从多种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评论。其中,有些评论家认为凯瑟塑造的女性人物安东妮亚和男性人物吉姆·伯登,体现了她的女权思想;另外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凯瑟一向遵循男性书写传统,并将她视为反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讨论威拉·凯瑟如何看待性别身份方面,批评家们更是众说纷纭。本论文作者认
天堂福地的疯女人
作者: 刘玉洁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他者   社会构建理论   心理分析女性主义   父权文化   边缘化   《欲望号街车》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战后至60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继承了奥尼尔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入地描写二战前后普通美国人民的平凡生活,捕捉文化变迁和社会动荡中的人生悲剧,勾勒出带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美国风俗画面,在思想性和舞台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威廉斯的四部代表作《玻璃动物园》(1946)、《欲望号街车》(1947)、《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蜥蜴之夜》(1961)刻画了一群孤立无援的脆弱敏感的女性悲剧形象,其中《欲望号街车》则被公认为他最成功的作品,剧中女主人公布兰琪则被公认为是刻画的最
艰难时代的另一种言说——东北沦陷区戏剧的性别视角解读
作者: 郑春凤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人性   东北沦陷时期   父权文化   戏剧创作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东北沦陷区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描述: 艰难时代的另一种言说——东北沦陷区戏剧的性别视角解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