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爱情】搜索到相关结果 581 条
-
论《康素爱萝》中的“理想国”
-
作者:
崔凤娇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社会
乔治·桑
爱情
《康素爱萝》
女性形象
-
描述:
《康素爱萝》作为乔治•桑“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融入了她对理想社会的思考,塑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本文从理想的社会制度、理想女性形象、地位平等的爱情这三个部分来论述《康素爱萝》中体现的理想社会。
-
论渡边淳一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常艳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坚韧
日本文学
爱情
渡边淳一
女性
-
描述: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男女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有一种坚韧的品质。分析了坚韧在不同女性人物身上的不同表现和渡边淳一表现女性坚韧品质的目的、意义。
-
女性自我的古墓——从女性意识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陶群
来源:
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容貌期待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金庸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主人公们充分显示了男性话语特征下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想象。从女性视野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男性对女性的容貌期待,男性与女性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情感构架等方面阐述金庸小说的男性话语特征。
-
论《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文人化倾向
-
作者:
冯希哲
白军芳
来源: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趣
文化品格
文人化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文学诞生之日起,女性形象便成为文学表达不可或却的重要题材,《红楼梦》之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性格被推崇的侧面也不尽相同,这是一个不断开拓完善、多元化的文化品格发展过程。但是到了清代,随着文人审美标准的雅致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随之呈现出雅致化之倾向。《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是这种倾向的代表。她们出身于贵族,擅长吟诗作对,对于恋情追求高层次精神上交流,这种文人审美倾向与以往的文学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它是古典文学女性形象生命活力走向式微的先兆。
-
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健芳
来源:
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迷惘
爱情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战争
-
描述:
作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海明威作品众多的女性形象里挖掘出当时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以及他对女性的独特关注。
-
元杂剧婚恋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成因
-
作者:
刘代霞
来源: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复杂性
爱情
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元杂剧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自由主动又忠贞专一,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既富有理想色彩又具有现实性。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原因,在于元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元代社会意识形态中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元杂剧作家思想观念的复杂化。
-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四种心理特征
-
作者:
蒋凤艳
赵海丰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心理特征
性格魅力
自由
爱情
-
描述:
《简?爱》是一部由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创作的、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塑造了一位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积极勇敢、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文中,大量地运用心理描写是一大特色,本文笔者主要从人物生命中主要时期的心理特征方面来探究小说女主人公简爱的人物性格魅力.
-
浅析《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
作者:
张蕾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金钱
爱情
机智
疯狂
-
描述:
张爱玲的《金锁记》塑造了一位被封建文化和封建婚姻制度压迫打击,最终蜕变成一位性格扭曲、具有疯子般的审慎机智的女性——曹七巧。通过分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语言、行为、心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环境来分析曹七巧这个可怜又可恨、审慎机智又疯狂无知、崇尚爱情却又抛不开金钱的女性形象。
-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四种心理特征
-
作者:
蒋凤艳
赵海丰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特征
简.爱
性格魅力
自由
爱情
-
描述:
《简.爱》是一部由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创作的、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塑造了一位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积极勇敢、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文中,大量地运用心理描写是一大特色,本文笔者主要从人物生命中主要时期的心理特征方面来探究小说女主人公简爱的人物性格魅力。
-
《荆棘鸟》中玛丽·卡森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泓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支配
爱情
魔鬼
女权
-
描述:
玛丽·卡森的魔鬼形象是男权社会文化对她的偏见。事实上,她是女权主义的极端代表,追求事业,力图改变命运,同时渴望爱情,但又拒绝虚伪,甚至反抗虚伪。这在当时的男权社会无疑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在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榜样作用。
<
1
2
3
...
24
25
26
...
57
58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