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爱情】搜索到相关结果 58 条
-
从《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看张爱玲的爱情观
-
作者:
贺麟迤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决绝
孤傲
爱情
苍凉
-
描述: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的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这个性格扭曲的女子对爱情仍然是充满着渴望。她对爱的追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张爱玲本身的爱情理想。本文主要通过曹七巧对爱情的态度来探讨张爱玲在与胡兰成的这段感情中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
-
永恒的悲剧美与任情美:《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塑造之比较
-
作者:
梁雪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爱情
女性人物
差异性
-
描述: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都有着极其相似的人格特征,对爱情都非常真挚和执著。但她们的结局却是殊途同归。一个是缺憾的悲惨命运,一个是完美的浪漫结局。文中主要通过对其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塑造的比较,来说明使女性形象获得恒久美的魅力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所在。
-
毕飞宇的《相爱的日子》折射爱情互救不同行
-
作者:
田培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爱
毕飞宇
爱情
-
描述:
毕飞宇在小说中无意识的关注女性的命运,尽管他说只关注的是人,可是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却格外鲜活,对于女性命运的不同书写,体现了女性以不同方式进行自我救赎,《相爱的日子》是女性通过爱情希望可以进行自我救赎,无奈现实的压力,使得爱情终究是互救却不能同行,爱若不同行,爱情便注定是悲剧。
-
从客家歌谣看客家女性的爱情家庭观
-
作者:
刘雪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情歌
客家女性
爱情
家庭
-
描述:
客家歌谣歌以其质朴的感情,高超的艺术等特点演绎了客家女性的传奇人生。展示出熠熠生辉的客家女性形象。从客家歌谣里,我们得知,她们的爱情简单却伟大,家庭简单却和谐。本文将从客家情歌的角度出发,浅析客家女子的爱情、家庭观以及形成这种思想的历史文化原因。
-
爱之魂:再读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
作者:
翟淑英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爱情
精神
-
描述: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塑造了一个为人格为爱情而放弃所有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是一个朴素生命茁壮成长的真实旅程。简·爱的成长之旅带给了我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滋养,面对爱情与婚姻这一沉重的话题,她又将交给我们怎样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
论莎士比亚悲剧之女性爱情观
-
作者:
石雯聿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爱情
莎士比亚
女性
-
描述:
莎士比亚所著的“四大悲剧”为我们塑造了个性鲜明、生动光彩的女性形象,众多女性上演了一出出有关爱情的悲剧,控诉了男权社会导致的一系列家庭崩溃、爱情失落的不幸结局,表达了莎翁于社会转型时期对于现世真爱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急切呼吁。
-
女性的赞歌:析《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
-
作者:
肖会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国风》
爱情
女性
赞歌
-
描述:
《诗经·国风》中的精华是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多数是对女性的赞美.本文主要通过对恋爱中和婚姻生活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看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性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勇敢、坦率以及忠贞.
-
《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形象小议
-
作者:
张微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贵妃
专一
《长生殿》
爱情
-
描述:
洪昇在《长生殿》中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对比的方法展现了杨贵妃敢爱敢恨,要求平等、专一的爱情观。同时《长生殿》中的杨贵妃褪去了"女人祸水"、"女子误国"的形象,成为一个深明大义,面临危情为君为国赴死的女性形象。
-
浅析莎菲女士形象的塑造对于女性解放的意义
-
作者:
王琳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解
莎菲
爱情
女性欲求
-
描述:
作家丁玲在其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通过对患有肺病,而又珍视人生温情的莎菲在友情上不被理解,在爱情的不遇其人之经历的描写,凸显出了莎菲内心的苦闷与煎熬。本文作者认为,丁玲正是通过此塑造出了一个有欲
-
荆棘树上的荆棘鸟:从《荆棘鸟》中的男性形象看女性在爱情中的境遇
-
作者:
高彦萍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荆棘鸟》
爱情
女性地位
-
描述:
对澳大利亚作家科林·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的小说《荆棘鸟》(The thorn bird)中的爱情命题的探讨,在人类社会中有着经久不衰的价值和意义.多数研究者以宗教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