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潘金莲】搜索到相关结果 66 条
-
英雄祭:也谈潘金莲的悲惨遭遇
-
作者:
徐彦峰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潘金莲
理学
-
描述:
《水浒传》从民间传说到成书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文中大部分笔墨着力于男性描写,但是,在有限的对于女性的叙述中,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英雄观和妇女观,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其中,潘金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女性形象。她的悲惨遭遇,多少年来大家莫衷一是,看法不一。在此,笔者就作品的人物创作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
失语的妖女——潘金莲与伯莎梅森之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赵金凤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伯莎·梅森
潘金莲
女性主义
-
描述:
不论是在男性还是女性作家笔下,男性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肆意扭曲女性形象,《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和《简爱》中的伯莎.梅森显然是为男权社会所不容的妖女。本文通过对二人命运的女性主义分析认为是男性话语制造了妖女的形象。
-
封建礼教下女性婚姻悲剧的形成——以《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渐变为例
-
作者:
张小菊
来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水浒传
渐变
潘金莲
-
描述: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的悲剧遭遇,虽有其因追求个人爱欲走向毁灭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与当时不合理的等级制度、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背景有关。我们不能武断地给她定性为"淫妇",而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
毒淖育莲:试析《金瓶梅》中潘金莲之行为生成
-
作者:
陈海丽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淖
潘金莲
活力
红颜薄命
-
描述: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早出现、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的代表,在古典小说的女性形象中.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和突出的历史地位.金莲从时代的五脏六肺中孕育出来,她所处的社会犹如一个充满毒素
-
历史语境中的潘金莲
-
作者:
叶志良
高铮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语境
潘金莲
形象变迁
-
描述:
潘金莲是一个有争议的女性形象。《义侠记》沿袭小说《水浒传》的男权视角;话剧《潘金莲》注重人性解放内涵的挖掘;川剧《潘金莲》从不同视角中审视潘金莲的沉沦。不同的文本,展现了在不同语境中形象的变化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侧重。
-
潘金莲与查泰莱夫人形象的比较
-
作者:
王兆阳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查泰莱夫人
潘金莲
-
描述:
潘金莲和查泰莱夫人两个女性形象相隔300多年,又各出现于中国和英国。用刚刚兴起的平行研究剖析这两个文学形象,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兰陵笑笑生和劳伦斯两作者所处的时代、国情、艺术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因为作者主观认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两位作者塑造查泰莱夫人和潘金莲形象的成功与失败成为必然
-
曹七巧与潘金莲比较研究
-
作者:
袁益梅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人欲的放纵
潘金莲
人性的禁锢
-
描述: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笑笑生的《金瓶梅》通过塑造两个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曹七巧和潘金莲,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人欲的放纵和人性的禁锢一样,都在毁灭着人的自身价值,由此得出"节欲"的思想。
-
潘金莲和李瓶儿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李晓庆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欲
李瓶儿
悲剧
潘金莲
-
描述: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第一部突出描写市井女性人生悲剧的世情小说。这部不朽名著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中的潘金莲和李瓶儿更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最成功、最复杂的、最具魅力的悲剧形象。二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在经历
-
论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江泮
李成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庞春梅
李瓶儿
性格
潘金莲
女性
-
描述:
《金瓶梅》这部小说从问世之初就备受瞩目,从物欲横流的明末时代到物质光鲜的当今世界,《金瓶梅》一直是被研究者不断挖掘和深思的重要著作。虽然《金瓶梅》一直戴着"淫书"的帽子,但是对于《金瓶梅》研究的成果确实层出不穷。但是对其中女性形象的性格研究较为稀少,所以本文就《金瓶梅》中三位主要女性形象的性格造成的悲剧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
世情小说中的妻妾形象比较研究——以《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蜃楼志》中的施小霞为例
-
作者:
王睿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情小说
施小霞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潘金莲
-
描述:
《金瓶梅》和《蜃楼志》作为世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对众多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但是每个女性各不相同,皆有独立的性格特征。本文以《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和《蜃楼志》中的施小霞为例,探究在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情小说中两位典型女性形象的比较,并立足于文本分析其形象形成的不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