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良友》画报女性形象的文化传播分析
作者: 黄思捷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社会   传播功能   良友  
描述: 《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多年来一直深入人心,不光在光影中摇曳生姿,也一直是学者们竞相研究的对象,对于更好的审视女性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放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双重视角下进行审视,分析《良友》画报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对当时的社会思潮、流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传媒广告中女性符号化现象及其影响初探
作者: 沈鲁   崔健东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消费   消费社会   女性形象   符号化  
描述: 作为广告主体的女性形象,呈现出符号化的趋势。本文就广告中存在的女性符号化的现象,从传播学、广告学、社会性别学及女权主义等视角作简单的介绍,全文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并浅析了其应用情况,利用符号化的定义阐释了女性形象符号化的定义和女性形象符号化的方式。针对其成因和对消费产生的影响,从男女两性的社会视角出发作出阐释。
试析消费社会中女性自身形象认同的困境
作者: 宋欣童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消费社会   消费符号   女性形象  
描述: 消费与认同关系密切,女性的外在形象问题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日益凸显,女性主体对自身形象产生危机感,自我认同陷入现代性、消费社会及大众传媒复杂交织而成的困境之中。本文试从消费社会和自我认同理论出发,对现代女性主体的自我形象认同处境进行梳理与分析。
韩国鸡仔文学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作者: 高允娥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接近   韩国鸡仔文学   鸡仔文学   使用与满足   消费社会   后女性主义  
描述: 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中,随着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新型社会群体也不断涌现。目前在中国社会里,20到30岁的年轻女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她们往往是最能消费文学的群体之一,因而一些女性写给女性看的文学形式悄然兴起,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就是鸡仔文学。在韩国国内“Chick- Lit”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新世纪的2000年,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韩国式鸡仔文学”,一直受到广泛的欢迎,获得了商业成功。从2003年以可爱淘的作品为代表的韩国流行小说风靡中国出版市场以后,针对年轻女性读者
是“剩女”还是“盛女”?:人类学视角下的上海晚婚女性研究
作者: 乔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剩女   梯度理论   上海   媒体想象力   盛女   消费社会   浪漫主义  
描述: 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并参与社会劳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逐步升高的同时,她们自身发展的方式和方向正在被改写。过去,相夫教子,传宗接代是女性的大事业、大成就,是值得以功德碑和精雕细琢的牌坊来表彰的光荣;如今,大城市中单身比例的升高、离婚率的攀升、初婚年龄的推迟,似乎都在宣告着女性将不再以“找靠山”、结婚来实现人生目标。当大城市中房价的逐步升高、结婚成本逐年递增,要找到一个“靠谱”的男性,对日益“挑剔”的上海女性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婚姻对当下的上海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房价飙
司冬雨“清纯”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骁   来源: 美与时代(学术)(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郎   消费社会   形象资源   演艺界   银幕形象   形象分析   符号化   女性  
描述: 周冬雨自踏入演艺界以来,外界除了给其贴上“谋女郎”的标签外,对其清纯女郎形象更是大加追捧。在性感大行其道的今天,周冬雨银幕形象的出现似乎让人们找到了新的稀缺女性形象资源并对其价值进行大肆挖掘。但是,周冬雨没能改变女性在屏幕上的被“观看”的事实,没有改变“女低男高”的屏幕地位。在消费社会的今天,清纯女郎和其他女郎一道,成为了符号化的标签。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