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让你绝望的快乐 刘飞油画的女孩形象
作者: 朱其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形象   消费社会   商业电影   消费文化   经济增长   流行文化   女性形象   快乐   油画   反美学  
描述: 她们快乐,仍然充满欲望、纯真和青春的活力,但他们的形象让你难受得近乎绝望,这是刘飞近年《时尚的力量》系列的视觉体验,主题形象是一个个穿20年代女学生服装的女孩光着头,露出一排牙,张着嘴大笑。刘飞画中的女孩形象往往使人一目难忘,这种感受不是因为那些女孩长得美丽,或者具有良好的气质,而是
消费社会中的文学叙事:“坏女人”形象的审美想象意义
作者: 陈晓明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妇女形象   消费社会   当代文学   女子   小说叙事   文学叙事   写作   女性形象   当代小说  
描述: 引言:消费社会对文学想象的影响消费社会以大都市为其空间,以城市的街道为其背景。消费社会同时也可以定义为后工业化社会,它与工业化社会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是以制造业为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而后者则是以金融资本、技术创新、服务
《时尚·身体·表情》组画印象
作者: 齐志家   来源: 服饰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思想   消费社会   主题   时尚   组画   时代生活   消费文化   身体部位   表情   女性人物  
描述: 周杰教授的《时尚·身体·表情》组画描绘了一组女性人物。这组女性人物既有着时尚的外观、美丽的身材还有着耐人寻味的多样表情。这组油画人物可谓是我们时代生活的如实写照。这在于,"时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主题与中心;这在于,"身体"的显露与遮蔽的游戏就是这个我们时代时尚的主题;这在于,这些诡谲多样的"表情"就被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关于美丽的想象。
女性文学对消费社会的想象
作者: 陆璐   来源: 职教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镜像   文学作品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消费社会   色彩   消费主义   文学发展   女性文学   私人化  
描述: 消费主义时代改变了女性文学的处境。女性文学的多种表现方式既体现了文学的个性化发展,又引发了文学发展的深刻思考。本文针对女性文学发展对消费社会的几种影响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巨大的“个人”与“微小”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与市场意识形态的建构
作者: 叶秋玲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化   身体书写   市场社会   消费社会   精神生活   女性主义写作   文本   新意识形态   个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探讨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精神生活问题,首先必须直面的基础是市场社会的发展.1978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改革开放为整个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增长蓝图,全民上下都卷入了一场关于"现代化"的主导想象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被彻底转变,市场成为了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的主要手段.
泰国与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中女性形象及后女性主义叙事解析
作者: 徐佩玲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话语   歧视   后女性   消费社会   后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描述: 自从父权制成为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形态以来,父权宗法制居于君临天下的统治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造就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形态。男性视角、观点、声音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形态,而女性视角、观点、声音被排斥、忽略,不得不成为边缘化的文化形态。20世纪9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潮流进入东方国家如中国与泰国,它其中之一的特征就是重视“边缘”的话语包括女性形象。因此社会越来越看重女性在经济、政治、国际等各种领域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大众传媒——它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出女性形象变化的多元景观。同时,发展中国家如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