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活着 】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解读晓苏三篇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红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钟山》
人情练达
《收获》
晚香
世事洞明
中修
活着
金菊
《作家》
《小说月报》
描述:
这几位女性都生活在油菜坡上。她们和无数中国传统女性一样,勤劳而善良,把家庭看得高于一切。但她们又各有不同。秦晚香在柴米油盐中修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金菊历经俗世却始终抱有赤子之心,花嫂侠义柔情不让须眉。她们的面容不详,但她们的背影却闪耀着爱和美的光辉。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意识浅析
作者:
朱静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拉德
英语语言文学
女权主义
活着
英语教学法
人的悲剧
凯特·肖邦
婚姻生活
德夫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多以宣扬女性渴望精神独立和情感自由为特色,并在刻画女性人物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因此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短篇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一小时的故事》)是凸显女性意识的一个很有力的代表作品。故事描述了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得知自己丈夫去
挥洒激情与寻觅尊严:论张雅文的生命意识
作者:
汪树东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生命意识
张雅文
徐迟报告文学奖
底层人民
活着
中国当代文学
鲁迅文学奖
中国女人
底层人物
描述:
张雅文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成就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神话。1979年,时年35岁的张雅文因其丈夫偶然的一句话受到启迪,毅然决然投身文学创作;她曾说她就像一个穷途末路者把生命的最后一枚铜板全部押在文学的赌桌上玩命地拼起来,谁知这一拼就是三十多年。如今,她的《生命的呐喊》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三届女性文学奖;报告文学《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走过伤心地》,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