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污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网络报道 对“老太太”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探究
-
作者:
王璐瑶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形象
标签化
污名化
-
描述: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下的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筛选和抽样分析,发现媒体在对"老太太"的报道中,通过强调卖点内容,妖魔化报道和剥夺老年人话语权等方式,给老年女性群体贴上各种负面标签,以此形成对中老年女性形象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了网络新闻报道对"老太太"形象构成污名化的过程和后果,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与途径。
-
大龄未婚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胜女”而非“剩女”
-
作者:
马亚蕊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胜女
污名化
大龄未婚女性
-
描述:
在形形色色的媒体报道、电视节目和网络论坛中,“剩女”被赋予阻碍社会发展的标签,当代大龄未婚女性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从重庆发布的对重庆500名28岁以上、未婚且无结婚对象的女青年进行调查的《剩女调查报告》看无论从职业、收入,还是心态来看,大部分剩女都不是被“挑”剩下的。笔者认为未婚不意味条件差没人,单身不意味着不结婚,大龄未婚不意味着是“剩”女。大众所谓的“剩女”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公众对这个群体的过激反应,恰恰是一种倒退的表现。这群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长相出众的女性应该是“胜女”而非“剩
-
野生:边缘妇女组织路在何方
-
作者:
郭婷
来源:
中国发展简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发展
全国妇联
国际发展援助
社会环境
女性性工作者
政治空间
污名化
边缘群体
妇女组织
女同性恋
-
描述: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发展援助兴起的中国NGO领域,由于不同议题的社会环境、政治空间乃至社群特点之间的差异,自始至终有着多元的组织发展生态。相对于扶贫、教育等议题服务的群体,艾滋、性工作、流动人口、同性恋等群体由于贫穷、疾病、不同于主流的性倾向等因素,常常面临着严重的污名化和社会歧视环境,很难得到来自政府和国内社会公众的支持,可谓NGO领域中的边缘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