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唐寅与意大利达·芬奇女性人物画比较
作者: 洪明骏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画   比较研究   达·芬奇   唐寅  
描述: 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东西方出现了中国唐寅白描女性人物画《秋风纨扇图》与意大利达·芬奇木板油画《蒙娜丽莎》,并均被誉为"世界女性人物8画的经典"。本文通过人文背景、绘画语言和审美情趣这三个层面对这两幅名作进行解读、剖析、透视和比较,旨在找出中西绘画的特异和普同,激励我们在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
丁玲早期作品与简·奥斯丁作品比较研究
作者: 赵星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丁玲   作品   比较研究  
描述: 丁玲与简·奥斯丁是近现代中西方具有转折意义的女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突破了各自国度已往从男性视角叙写女性生活、命运的传统,而从女性的视角,运用独特的笔法塑造了一系列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比如丁玲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等,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爱玛》、《劝导》等,都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关注了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两位作家作品在创作题材、主题思想、主要形象和创作方法上的这种突出的相似性,正是我们对她们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然
“三言”中话本与拟话本小说的比较研究
作者: 吕海洋   来源: 鲁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言”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比较研究  
描述: “三言”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其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十年,关于“三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三言”是一部话本和拟话本小说的合集这一角度入手,对一部作品中的两类小说进行比较。文中主要从以下四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话本、话本小说、拟话本和拟话本小说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关于这些概念,之前不少学者都做过相关的解释,但各家说法不一。本文第一章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对这些概念做了比较科学全面的揭示。此外,本章还在参考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三言”中
厨房,女人的情结
作者: 袁鹏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女性文学   厨房  
描述: 传统意义上,厨房是女性生活的经典区域,而女性的各种家庭和社会关系也由此展开。墨西哥当代女性小说家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中国当代女作家徐坤的《厨房》以及日本当代小说家吉本芭娜娜的同名小说《厨房》,不约而同的将女性放置于厨房这一特殊空间内,以此展开各自的精彩故事。《恰似水之于巧克力》的主人公蒂塔是一个出生在厨房、成长在厨房的青年女子。作为最小的女儿,命运注定了她终身不能结婚。在当时严酷的家族环境下,蒂塔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学会了在烹饪中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且最终挣脱了层层束缚,实现
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雯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韩女性文学   比较研究  
描述: 当今的中韩两国文坛,女性文学的发展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且其发展特点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新时期女性文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在两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都意义重大,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空前繁荣的奠基推动功用。但是,就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学者们多将目光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的初次繁荣或是20世纪90年代的空前繁荣这两个历史时期,对新时期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研究甚为缺乏。笔者认为,要想对中韩两国女性文学有全面的认知,单比较其繁荣时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有一个循
中国“五四”时期与日本明治时期女作家作品比较研究
作者: 朱芳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日本文学   五四文学   比较研究  
描述: 每一个时代的转折点,都是碰撞出火花的时候,都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我国的五四时期与日本的明治时代,在文学发展历程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既有相似也有差异方面,通过探寻中日文学之间相互借鉴影响,能进一步分析中日文学的不同特质。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国五四时期与日本明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作品,努力探讨两国女作家作品之间的文学关系,利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拟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探讨: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定位、运用的研究方法,说明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五四时期女作
《嫂子》与《蚁山之珠》比较研究
作者: 潘晓东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彝族女性小说   多元文化   全球语境   比较研究  
描述: 从19世纪起,比较文学在西方就以一个崭新的面孔进入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回望这一百年,她经历了最初磨难和坎坷后,在二十世纪中叶漂洋过海,迅速传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如今,它已然成为全世界广受关注的热门学科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性受到广大文学研究者的青睐。比较文学虽然在上世纪20年代就进入我国,朱光潜等一批文学家对其有所推崇和研究,但是,它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是文革结束以后的事情。比较文学研究浪潮席卷全国时,时间的指针指向了80年代后期。 当今的社会,人类必须要面对经济、信息、科技
女性书写的“双生花”:张洁与廖辉英八十年代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师杰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   廖辉英   比较研究   八十年代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近些年来,海峡两岸的当代文学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女性文学又都成为了多元化中的重要一元。在大陆女性文学发展历程中,张洁无疑是当代重要的女作家,是我国当代女性文学史上第一位当之无愧的“女性主义”作家。在台湾,廖辉英作为“新女性主义文学”女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堪称纯粹的“女性问题作家”。在八十年代,张洁、廖辉英作为大陆新时期女性文学、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两人分别活跃于两岸女性主义思潮之中。共同的历史渊源、相同的女性立场和身份认同、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张洁与廖辉英具有了可比性。因此,本文笔
《聊斋志异》与《金鳌新话》中女鬼形象之比较
作者: 金明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鬼形象   古典小说   聊斋志异   金鳌新话   比较研究  
描述: 中国作家蒲松龄和韩国作家金实习凭借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在中韩两国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仔细分析二者的作品《聊斋志异》和《金鳌新话》,不难发现,作品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对女鬼的描写以及对美的追求。这说明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两位作者的作品具有极大的可比性。本文以《聊斋志异》和《金鳌新话》中的女鬼为研究对象,对两位作家所描写的女鬼进行深入分析。绪论中,在总结关于两位作家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在本论部分首先对中韩两国的女性形象进行阐述,而后对《聊斋志异》和《金鳌新话》两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