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论明清女性诗社的三种类型
-
作者:
程君
来源: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社
构成方式
明清
女性
-
描述:
明清是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的顶峰,此时名媛闺秀们的结社活动十分盛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明末到清代,依据诗社的构成方式,女性诗社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家庭式、乡土式、异地式。不同类型的女性诗社在活动场
-
明清竹刻中的仕女形象
-
作者:
温丽娜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竹
仕女
明清
竹刻
女性形象
-
描述:
晚明到清代崇尚繁复奢侈,世人多欣赏绮艳秀丽之风,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女性题材的流行,如美人画、戏曲小说等,一时成为时尚。这些作品广泛地流行于统治者、文人圈子和市民阶级当中。在这种社会氛围下,竹刻艺术也呈现出雅中见俗的趋势,以便招徕买家购赏。作为消费玩赏之物的一个类别,竹刻中的仕女形象如何借鉴同期的版画和绘画,如何揭示当时的社会文化内涵将是本文探讨的重心。
-
明清女性的社会性别解读:从缠足至才女写作
-
作者:
刘雪梅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写作
明清
缠足
女性
-
描述:
社会性别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中国学术视野, Gender因语境的不同被译为“性别”、“社会性别”、“性”、“性属”和“性/别”等多种字面形式。今天,社会性别理论的逐渐深入到相关的研究领域,作为跨文学、历史、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逐渐深入到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些领域,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学者将社会性别理论运用于与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这对于打破孤立的、僵化的研究局面,着眼于社会、人文、历史、文学等多个层面的研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