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新文学中的现代女性形象谱系考察
-
作者:
郑坚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文学
新女性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新女性塑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由性别、知识、时代、革命、欲望等因素共同建构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女性形象谱系,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形象与现代性关系的复杂度。
-
新中国对新女性形象的塑造:1949—1965
-
作者:
李巧宁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新中国
新女性
-
描述: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1950—1965年新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着力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婚恋自主,把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爱情和婚姻的主要基础;勤俭持家,一切听党的话。这一塑造活动对当时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范围以及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丁玲小说的新女性形象——从“女儿”到“女人”
-
作者:
刘瑜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早期小说
新女性
-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自审意识确立、异性形象审视、同性情谊书写等方面对丁玲早期精典文本进行解读,凸显出丁玲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丁玲笔下塑造了一批具有真正性别内涵的新“女性”形象。
-
从苔丝看哈代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的双重个性
-
作者:
沈黎明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苔丝
双重个性
新女性
-
描述:
托马斯·哈代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塑造了苔丝这样一个美丽纯洁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形象。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农业的扩张导致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哈代着重刻画了作为农民阶级的女儿苔丝,在社会转型期遭受的苦难与挫折,在恪守传统与追求自我的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性格。
-
从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透视其女性主义立场
-
作者:
余文博
陈卓
来源: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女性主义立场
女性主体意识
新女性
-
描述:
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中,以女性生活、女性心理为主题的那些篇章,书写了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小姐、太太们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旧女性的陈旧思想及新女性的局限性。对这些女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揭示出女性主体意识已在她们当中觉醒。从凌叔华这些描写女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
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的代表——淑·布莱德赫人物形象浅析
-
作者:
王榕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新女性
社会规范
-
描述:
淑.布莱德赫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极富个性的女性形象。她思想先进,独立自主,不受传统观念约束,是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的代表。淑在小说中的经历不仅体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争取自由发展的历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规范对女性发展的严重制约。通过淑这一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小说揭示了当时女性自由发展和社会规范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批判了社会制度和固有的观念意识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
-
伍尔夫《夜与日》中女性主义探析
-
作者:
赵峰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主要是结合《夜与日》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通过其对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的地位、几位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为女性提供的三条道路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
生命力和新女性
-
作者:
陈璟霞
来源:
大学英语(学术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宫膜拜
新女性
生命力
-
描述:
本文通过探讨箫伯在《人与超人》剧本中对其著名的生命力理论的阐述,提出这一理论与他对于女性和婚姻的看法密切相连。箫伯纳认为生命力存在于女人的生命中,它的象征物是子宫。他在剧中颠覆了传统的父系社会对妇女和婚姻的看法,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和子宫膜拜来取代传统的女性形象和男权社会对男性的生殖崇拜。
-
从《黄绣球》看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童琼
来源: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黄绣球
妇女解放思想
新女性
-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黄绣球》中新旧女性形象的分析,尤其是对新女性代表人物黄绣球的剖析来观照作者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在近代进步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颐琐由过去冷静的旁观者转化为热情的出谋划策者,积极的指路人,认为妇女只有通过放足,受教育,走向社会,才能有新的出路。颐琐的新型妇女观为以后的探索者开辟了道路。
-
从《黄绣球》看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童琼
来源: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黄绣球
妇女解放思想
新女性
-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黄绣球》中新旧女性形象的分析,尤其是对新女性代表人物黄绣球的剖析来观照作者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在近代进步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颐琐由过去冷静的旁观者转化为热情的出谋划策者,积极的指路人,认为妇女只有通过放足,受教育,走向社会,才能有新的出路。颐琐的新型妇女观为以后的探索者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