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女性: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因姆伽特·可伊恩小说《人造丝绸女孩》
作者: 张虹霞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爱情观   文学社会学   新女性  
描述: 18世纪中叶大部分女性仍旧操持着个人与家庭生活。19世纪妇女运动之后,尤其是在20世纪,各个生活领域全面的现代化进程给此种局面带来了革命性的转折。20世纪的前几十年间出现了一类前所未有的女性——“新女性”。她们洒脱不羁、狂妄自我,具有事业心,热爱文化生活,穿着时髦,思想开明。与自己的母辈不同,新女性认为命运,无论是幸福的婚姻生活,丰富的文娱生活,还是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们渴望独立、平等与自由。相应地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对新女性所给予的厚望也有所提高。尽管如此她们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个人愿
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陈敏杰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女性意识   早期作品   新女性  
描述: 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伟大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涉及小说和文学评论等。他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的国际性主题,到过渡阶段,再到成熟阶段。本论文主要着眼于他早期的三部作品,通过对作品中女主人公成长历程的分析来探究作者女性意识的觉醒。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小说《华盛顿广场》中的女主角凯瑟琳对爱情的坚定,并用她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的过程。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黛西·米勒》中女主角黛西·米勒独立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代表了新女性的形象。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小说《淑女肖像》中的女主角伊莎贝尔从单纯到成
萧伯纳的“新女性”观:《圣女贞德》《华伦夫人的职业》
作者: 吴楠楠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环境   性格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语言诙谐幽默却又能针砭社会现实,蕴意深远,耐人寻味。他支持女性主义,关心底层劳动人民,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萧伯纳一生戏剧作品种类繁多,作品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独特的研究价值,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框架,探究萧伯纳在《华伦夫人的职业》和《圣女贞德》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观以及其女性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本论文分析了《华伦夫人的职业》和《圣女贞德》两部作品中女性人物具有的“新女
差异与冲突——《吉吉,我们中的一个》中的不同阶层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周艳梅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冲突   魏玛共和国   新女性   传统女性   差异  
描述: 18世纪中期大部分德国女性仍以照顾家庭为主。19世纪妇女运动以来,女性在政治、教育和工作等方面慢慢获得更多的自由与权力。20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新女性”。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女性,新女性们穿着时尚,打扮时髦,思想开放,有着自己的工作并且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在她们看来,家庭、事业和婚姻都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们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独立,但实际上,她们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仍然受到传统枷锁的束缚。     作为魏玛共和国末期的一位女性作家,伊姆加特˙科伊恩本身也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在她的著名的两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女性形象分析——以《吉尔吉,我们中的一个》中的女主人公为例
作者: 周晓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姆加德·科伊恩   《吉尔吉   魏玛共和国   新女性   我们中的一个》  
描述: 德国妇女运动始于19世纪40年代,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妇女都投身其中,成立了许多妇女组织,提出了各自的运动主张,为争取男女平权共同奋斗。至20世纪初,妇女运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女性终于获得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工作权,这为“新女性”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新女性”是产生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一个概念,新女性们打扮入时、洒脱不羁,不同于以往的女性,她们追求独立、平等与自由,对事业、家庭与婚姻有自己的见解,渴望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伊姆加德˙科伊恩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末期的一位女作家,本身也是一位新女性。她擅长以女性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