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评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世纪之交小小说女性形象塑造追踪
-
作者:
钱文华
来源:
百花园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小说
中国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女性
-
描述:
世纪之交小小说女性形象塑造追踪
-
带刺的玫瑰--解读香港作家亦舒小说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刘江萍
来源:
凉山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文学评论
集体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香港作家亦舒的作品用女性主义抗衡男权社会,意蕴深邃.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女性主义文学;其二,建构女性经济权威,塑造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形象是对女性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创见;其三,女性主义新视角--女性间友谊的联合产生性别群体的集体意识,与权力话语对抗.
-
《画皮》:女人不是天使便是魔鬼
-
作者:
楚爱华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皮》
《聊斋》
古典小说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聊斋》众多的篇章中,《画皮》应该算得上知名度较高的作品。它不止一次曾被搬上银幕荧屏,致使妇孺皆知、童叟难忘。那个面孔翠色、牙齿如锯的狞鬼,最初化妆成一个十六七岁的美貌少女,抱着小包袱,在路上吃力地前行。好色无行之徒玉生,见状与之搭讪。少女做出悲
-
城市悲剧:超越卑微的梦想——浅谈王安忆的《长恨歌》
-
作者:
徐珊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派文学”
《长恨歌》
王安忆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
描述:
现代化最明显的表征便是城市化,城市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吞噬着大片的农田,以无法阻隔的趋势挺立在人们面前,同样也以无比活跃的生命姿态出现在作家们的创作视野中。“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众多女作家身置城市的写作是以城市为独有视角的写作,是人在城市这个特定场境中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在她们的作品中,城市是背景,是实指,是题材,是内容,是形式,亦是象征”。王安忆曾说过“女人是天然属于
-
当代女性精神的缺度:-试析贾平凹小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音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批评
贾平凹
现代女性精神
文学评论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由于具有“以性特征为表征”以及“被男权意识所异化,认同男权”的倾向,因而缺乏时代感,使得当代女性精神缺度。
-
一狐一鬼和一个书生的爱情故事——读《聊斋志异·莲香》
-
作者:
楚良勋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小说
《聊斋志异·莲香》
蒲松龄
爱情故事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是一部谈狐说鬼之书。作者用其生花妙笔描写了不少狐女或者鬼女与人间男子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不过,作者并不甘于单线结构,在《莲香》中蒲翁推出二龙戏珠之法,写一鬼一狐同时爱恋争夺人间男子桑生,演绎了一出精彩纷呈的复线传奇。这桑生独自读书于红花埠。他为人沉静平和,静穆自喜,每天除了到东邻家吃饭外,便安安静静地坐在
-
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宽者:[《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作者:
张强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拓宽者:[《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用爱心营造心灵世界:[《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作者:
张浩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用爱心营造心灵世界:[《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气度:[阎纯德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气度:[阎纯德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不经意中的感悟——谈谈我对女性诗歌的认识
-
作者:
潘虹莉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写作意识
中国
女性诗歌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这么多年来,以女性的身份写诗、编诗,并没有对自己的性别在过意。写诗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诗意纯美、语言朴素的作品。编诗的时候本着不遗漏一篇好作品的原则,兢兢业业。听人们谈论女性诗歌是这两年的事,尤其《诗林》(2000.2)推出三人谈:《关于(翼)与女性诗歌的对话》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