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女性文化身份
作者: 马丽莉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载体   澳大利亚文学   女性形象   文化契合  
描述: 澳大利亚文学中中国女性形象经历了从缺席到“他者”,再到女性形象的书写和女性身份的确立这样一个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文坛上陆续出现有关中国女性的积极正面形象,中国女性不再是被压迫的裹足女性或性感女郎,也不仅仅是西方化了的“他者”形象,她们越来越多地被有意识地刻画成多面的、复杂的形象,她们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于两性的文化和谐和东西方文化的契合作出了积极贡献。
《聊斋志异》爱情故事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定位
作者: 徐峰   来源: 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载体   《聊斋志异》   性动机   女性  
描述: 《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多是写美丽的异类女子主动下顾贫寒的士子,使其过上美好生活的事。蒲松龄肯定这种“人男妖女”的结合,反对“妖男人女”的结合,由此流露出他作为男性的性心理。为了寻找精神寄托,蒲松龄赞美这些异类女子,表现出思想解放的姿态,又受传统男权文化的制约,否定女性的权利和需要。《聊斋志异》爱情故事中女性充当的是红粉知己的角色,她们是作者用以衡量士子价值的一种标准,是科举道路上屡屡碰壁后的士子寻找迷失的自信和价值认同的工具,是男权话语中充满男权意识而又寄托着蒲松龄无限希望的文化载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