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化内涵】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 条
-
两汉史传文学中的汉代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冯美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
描述:
汉代是我国古代历史的辉煌时期,也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生活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有着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女性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对这一时期的女性记载,主要见于史传文学著作《史记》、《汉书》、《后汉书》。本课题主要着眼于生活在两汉时期的女性,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力图给读者展示出有汉一代各阶层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引言和正文三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提出、前人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意义进行简要论述。第一章将富有典型意义的女性简略分为权力女性、政治附属品、
-
宋传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智宇晖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传奇
独特风貌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在作品中历来充当一个聚光镜的角色,作家往往将人类感情中最丰富细腻的部分投射在她们身上,从中可以见出种种人情世态,也可以见出人的灵魂的诸般实相。唐传奇在这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实践,而继唐传奇之后的宋传奇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群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本文拟对宋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并试图在与唐传奇、宋话本的散点透视和对比中凸显宋传奇中女性形象的独特风貌。
-
现代小说中的流浪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章新利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浪女性形象
叙事策略
形象史
文化内涵
-
描述:
本文从现代文学的整体视野对小说中的流浪女性形象的变迁史进行细致考察,在此基础上界定流浪女性形象的特点:现代小说中以“家”或对于男性的情感依恋隐喻其生存困境,以流浪为反抗现实规范或实现物质满足,既包含生命自由追求的现代文化精神也涵括了归顺传统文化观念的女性人物形象,主要体现在为追求个性独立和生命自由而离家出走、漂泊流浪。女性的流浪是反抗压迫和规范从而实现女性生命自由的生存标志和方式,但不仅男性作家在塑造流浪女性形象时没有充分考虑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女性作家自己也往往漂离了这一立场。这既因为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
-
池莉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内涵
-
作者:
谭静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生存状态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一直密切关注时代文化潮流的走向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她以自身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受为基础,直面世俗世界的现实人生,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描摹了一幅幅中国当女性生存的文化相图,揭示了她们不同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观。本文从女性形象主体意识显示的文化特征出发,将池莉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分为四种类型,即依顺传统型、走向觉醒型、自主自立型和迷失自我型,并分别论述了她们生存所显示的文化存在状态和文化价值观念。文章认为,依顺传统型的女性形象对传统文化观念的依附性最为明显,自主意识最为薄弱。她们的生存价
-
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文化视野
-
作者:
崔鑫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文化内涵
艺术风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论文注重对王安忆小说文本的整体解读,论述了王安忆小说中的不同层面的女性形象、不断拓展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的艺术风格,从这三方面来分析和讨论王安忆小说30多年来的衍变和发展,并从一个女性作家的视野观照中国当代文化。第一章“不同层面的女性形象”主要针对她的小说中丰富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有寻找爱情的、反抗命运的、彰显母性的,从这三个角度揭示出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进行反抗与挣扎,又如何宁静地顺应。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女子都成了典型人物,反映出女性在不同生存状态下,显
-
韩国神话之女神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
作者:
王秀媛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神话
女神
形象
文化内涵
-
描述:
神话是一个民族在原始阶段的文化现象,是通过神的行为反应民族思想,生活规范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不仅是神的故事,也是其民族创造的原始故事,更是其民族的普遍历史。在韩国大多数神都是男性,仅有一小部分为女神,且对女神的研究并不很多。起初,女神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但随着经济史的发展,女神的地位不断下降,最后变得世俗化与喜剧化。所以在韩国,女性的形象大多被歪曲的定位为“受难与忍苦”的象征。本论文以韩国神话中的女神为对象,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运用神话批评方法和结构主义、文化学相互结合的方式,分析女神话素,研究其形象及文化
-
《小说新报》短篇小说特征研究
-
作者:
邱桃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理念式人物
文学史意义
短篇小说
-
描述:
《小说新报》由1915年3月创刊到1923年9月终刊,共发行了8卷9册,94期,其中所包含的体裁是丰富的,有小说、随笔、笔记、诗、词、曲、弹词、剧本、诗话、词话、笑话等,几乎各类体裁都有囊括。短篇小说在其中占很大篇幅,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思潮。《小说新报》中的短篇小说类型丰富,主要有言情小说、历史小说、家庭伦理小说、讽刺小说、滑稽小说、警世小说等。《小说新报》短篇小说有自己的特点,在内容上以言情小说为主,同时还包括历史小说、家庭伦理小说、讽刺小说、滑稽小说、警世小说、教育小说等其他
-
华语女性电影的文化内涵
-
作者:
周轩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文化内涵
女性主义
-
描述:
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最早出现在华语影坛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华语女性电影的艺术风格日益成熟,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瞩目。电影作为融合了众多艺术形式的综合性现代艺术必然承载了诸多文化内涵,华语女性电影亦然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深受华夏文明悠远历史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潮流的冲击,大胆的表达女性的欲望并努力探索女性生存的崭新道路。在女性电影焕发出别样的风采的同时,可以看到,它的魅力是由丰富的文化土壤而勃发出的生命力,因而对于女性电影文化内涵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
-
论“剪灯三话”的人物形象塑造
-
作者:
朱莉丽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剪灯三话”
塑造方法
文化内涵
人物形象
-
描述:
“剪灯三话”自明初出现直至明末,贯穿了整个明王朝近300年。本文以“剪灯三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多种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文章引言部分重点强调了“剪灯”系类小说的名称“剪灯”二字的意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指明了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则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剪灯三话”人物形象分类研究。先将人物总分为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两大类。在男性形象中,笔者又依据身份地位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官宦子弟形象、读书人形象、平民形象、富商形象。女性形象则分为神女形象、鬼女形象、民女形象三类。第二部分:“剪灯三话”
-
“二拍”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
-
作者:
段毅飞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士林心态
“二拍”
婚姻观
-
描述:
本论文着眼于明末拟话本小说《二拍》中的人物形象,从社会文化思潮影响的角度入手,分析商人、士人、男性、女性等各类人物的文化价值观,而体察凌蒙初本人的文化观,并赋予其作品文化意义上的多重解读。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作者凌蒙初的文化心态,试图从他的书《序》入手,联系他科场失意的经历,从发愤著书、立言心态和意存劝讽三方面分析,认识到凌氏的创作势必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受到种种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又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第二部分开始分析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由于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经济发展,商人地位的提
<
1
2
3
4
5
6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