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抗日救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论抗战时期进步的妇女刊物《妇女生活》(1936-1937)
-
作者:
孙苗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妇女解放
抗日救国
妇女生活
传播技巧
-
描述:
我国妇女运动可追朔至明朝中叶,伴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产生。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妇女运动已有百年历史。妇女的呼声、妇女的生活状况、妇女的社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折射出来,报刊是不二选择。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职业女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妇女自主意识在日渐觉醒并加强。她们在政治场十分活跃,女性报人也如雨后春笋,同时,男性主导的话语权也又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有所削弱。一时间,女性话语权和妇女报刊,成为新的阵地而日益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为了了解女性形象,以及妇女运动的状况
-
陈方安生和她的家
-
作者:
王彤
来源:
特区展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先生
社会福利署
抗日同盟军
兄弟姐妹
抗日救国
香港主权
公务员
母亲
东方女性
行政长官
-
描述:
十五年前,我刚刚跨过罗湖桥,来到香港定居的时候,在电视屏幕上第一次看到陈方安生女士。当时的感觉,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东方女性形象。她那身得体的衣着,那副美好的身材,那头黑的卷发,那张端端正正的面庞,那对亮晶晶的眼睛,那两片有棱有角的红唇,那两只迷人的梨涡,以及那灿烂的笑容,总之,她的一举手,一投足所显露出来的气质和魅力,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岁月流逝,人事沧桑,十几年来,港督换了一个又一个,港府高官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陈方安生就象其家乡黄山顶上的劲松,非但始终屹立不倒,反而节节上升。一九九六年,香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