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古船》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文兴   王敏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女性形象   抗争   古船  
描述: 《古船》塑造了一批在动荡历史中沉浮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洼狸镇宗法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在男权文化中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她们的命运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她们身上美好的品德却成为苦难洼狸镇最绚丽的一道色彩。
斯托夫人笔下的白人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史翠苹   赵妍   佘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爱   斯托夫人   女性形象   抗争  
描述: 美国作家哈利叶特·比切·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了一部反奴隶制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抨击了奴隶制下人们的悲惨生活,其抗争奴隶制的观点引起了强烈反响,由此一举成名,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构《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中国女性
作者: 施维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依附   抗争   《北京遇上西雅图》   中国女性  
描述: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网络零差评热潮过后,人们对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出现了两极化的争议,赞赏者有之,抨击者也不少。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解构影片中的中国女性形象:在通向幸福的路上女性不断地抗争与依附男权社会
论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孤独
作者: 曲俊瑛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在黑暗中》   孤独意识   抗争  
描述: 丁玲早期的小说塑造了许多具有浓厚孤独意识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主人公大多面临在社会生存上包括精神、心理上的孤独困境、话语领域中的孤独处境,但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的她们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依旧呈现出不屈的抗争姿态。本文以小说集《在黑暗中》为例,借以分析丁玲早期小说中那字里行间的孤独与抗争
悲情红颜,无法置换的角色定位
作者: 姚淑女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宫·甄嬛传》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后宫·甄嬛传》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因为特定的目的驱动向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发起抗争,展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但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环境将女性角色的定位为“男权制度下的卑微的男性附属品”,最后这样的抗争均以失败告终,但所散发的女性主义精神仍熠熠生辉。
悲情红颜,无法置换的角色定位——基于女性主义角度下对《后宫·甄嬛传》女性人物形象的赏析
作者: 姚淑女   来源: 艺术评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宫·甄嬛传》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后宫·甄嬛传》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因为特定的目的驱动向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发起抗争,展现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但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环境将女性角色的定位为"男权制度下的卑微的男性附属品",最后这样的抗争均以失败告终,但所散发的女性主义精神仍熠熠生辉。
浅析元代爱情剧中女性自主意识的体现
作者: 丁洁   来源: 名师在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自主意识   抗争   女性  
描述: 元代是思想较为宽松的时代,女性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长期的弱势地位得到了文人的关注和同情。因而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也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元代最受大众欢迎的爱情剧,就清晰地展现出女性的自主意识,以及女性在追求幸福、把握命运这一方面表现出的叛逆与抗争
东北沦陷区时期女作家白朗小说创作研究
作者: 盛晓雯   来源: 现代交际(学术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朗   女性书写   东北沦陷区   抗争  
描述: 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兴盛虽只有几年时间却涌现出一大批独具风貌的文学作品和深富民族担当的优秀 作家.其中,出生于1912年的白朗与萧红并称为东北女性文学的拓荒者.本文以白朗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 从其小说中屡次出现的“出走”情节分析白朗对黑暗势力的强烈反抗;梳理作家的女性书写,论述其关怀家国 命运的女性视角;探讨民族危亡之下白朗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家中天使从自满到反抗的转变
作者: 井秀秀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压抑   家中天使   抗争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高潮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了女性主义批评。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从政治、文化延伸到文学层面的结果,不仅对男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评估和全新解读,更关注女性文学传统,探讨男性中心主义对女性创作的压抑以及女性作品中逐渐萌发出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三部作品《帕梅拉》、《傲慢与偏见》和《十九号房间》中所展现的家中天使的形象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女性未来的发展之路。塞缪尔·理查逊、简·奥斯汀和多丽丝·莱辛生活的时代前后相差两百多年,
反抗抑或投降:女性主义解读谭恩美的《造神之妻》
作者: 刘慧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位   认同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摘 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席卷欧美各国,它的出发点是不满于由来已久的妇女地位的不平等,主要目的是分析女性由压迫走向反抗的问题。由于以往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于是女权主义者把目光投向了女性作家,女性作品。将重点转向了女性经历。随着美国女权主义文学等非主流文学的发展,位于性别和种族双重边缘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备受关注,谭恩美便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谭恩美在1991年推出她的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评论称其为“谭的第二次胜利”,“它甚至超过了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