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丁香”与“年青的神”——浅谈《雨巷》、《预言》的相似性
-
作者:
温兆海
刘书慧
来源: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美
晚唐诗歌
意象
-
描述:
《雨巷》和《预言》在诗艺特征和诗歌创作资源上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在意象营造上都选择了具有象征性的女性形象;诗歌形式都注重音乐美;同时两首诗都受到晚唐诗风的影响,对传统诗歌具有接受的一致性。
-
叙事的探索与策略性选择
-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黑夜
言语场
意象
-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的写作中,我们发现:黑夜,一直是很多女性作家所特别眷顾的意象。黑夜仿佛成为了女作家笔下永恒的生存时空,女性形象与黑夜结合在一起,生发出独特向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女作家作品中,夜
-
空灵与充实
-
作者:
慕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充实
空灵
迟子建
意象
-
描述:
浑然天成的自然美与童心美。从1984 年的处女作《北极村的童话》开始到90 年代以来,迟子建运用许多如冷冽的白雪、美丽的泪鱼、凄美的月光、神奇的鱼汛等意象,用诗化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幅流动的北方风情画,她
-
遍地罂粟―新时期女性作品中的罂粟意象探析
-
作者:
宋小梅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罂粟
禁忌
欲望
迷狂
意象
-
描述:
罂粟是一种很有药用价值的美丽植物,但因其物质属性和中国历史的特殊关联,在意象浩繁的中国文学中,却难觅其踪。新时期以来,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伴随着道德规范的逐渐被突破悄然隐退及非理性趋势的逐渐增强,在
-
遍地罂粟——新时期女性作品中的罂粟意象探析
-
作者:
宋小梅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罂粟
禁忌
欲望
迷狂
意象
-
描述:
罂粟是一种很有药用价值的美丽植物,但因其物质属性和中国历史的特殊关联,在意象浩繁的中国文学中,却难觅其踪.新时期以来,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伴随着道德规范的逐渐被突破悄然隐退及非理性趋势的逐渐增强,在
-
走向地平线:《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的自我追求
-
作者:
李月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
自我
声音
意象
女性
-
描述: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在抗议文学风靡之年代,这种深入探索黑人女性内心世界并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于身处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主导的社会,女主人公被剥夺了发言权,其自我认同感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赫斯顿笔下的珍妮作为非裔女性所承受的双重压迫充分象征了美国黑人广泛承受的压迫。 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进程中是极为重要
-
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占有》的女性人物的分析
-
作者:
刘爱琴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镜像人物
拜厄特
女性主义
意象
女性
-
描述: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创造性地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末及神话故事三个层次中的女性人物,用镜像人物和神话意象反映女性从蒙蔽、觉醒、抗争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漫长历程,使作品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采用人物分析方法对其中的部分女性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