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金锁记》悲剧形象与悲剧根源探析
作者: 闫薇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雄性   张爱玲   男性形象   金锁记   人性需求   衰落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说  
描述: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受关注也是最成功的一篇小说。在这个蕴涵丰富的文本世界里,作者以同情的眼光注视着笔下的人物,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把人性的渐失揭露得淋漓尽致,并以冷峻平淡的语言,塑造了雄性衰落的男性形象和难逃命运枷锁的女性形象。本文在分析《金锁记》这两组性别不同但同属悲剧的人物形象基础上,试图探寻产生悲剧的内在根源。
同是对一个问题的理性探讨——试论《雷雨》与《这是谁的罪》的个体觉醒问题
作者: 农迎春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男主人公   悲剧形象   女主人公   雷雨   女性意识   石评梅   觉醒   文学史   女性形象  
描述: 自《雷雨》诞生之日起,蘩漪就成为了文坛上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形象。冰华较之于蘩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极为陌生的,她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甚至很多文学史都不曾提及。她是石评梅于1922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被人们称为"问题剧"的《这是谁的罪》中的女主人公。该剧讲述了两个留美回国,两情相悦,志同道合,并热切地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恋人王甫仁和陈冰华,因遭家庭的反对,男主人公最终被家庭"软化"而酿成了女主人公陈冰华设计杀人,又与男主人公双双自杀的爱情悲剧。由于过于极端和悲情,在当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引发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