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性别身份】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解读《秀拉》中女性人物的性别身份
-
作者:
王丽妍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自我
黑人女性
性别身份
-
描述:
《秀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1973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这部作品时间跨度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小说刻画了三位女性的盛衰和黑人区生活的境况。通过对三位女性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追求自我性别身份的历程中勇往直前。通过三位女主人公在经历了由最初接受父权社会配置给的她们的性别角色,到反抗男权话语界定的“女性气质”的两个阶段后,她们建立起了一种两性和谐的新型性别身份。莫里森着眼
-
从《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看贝娄对性别身份的建构
-
作者:
曹艳艳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索尔·贝娄
妇女解放运动
卡伦·霍妮
性别身份
-
描述: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1915-2005)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极高声誉。他因为“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成为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将其视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最重要的两位小说家之一。因而,贝娄无疑成为当代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心。近年来,学者们对贝娄的研究已经向纵深发展,研究视角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是学者们普遍意识到贝娄小说中的夫妻关系是不和谐的:通常性格懦弱的丈夫都有一位强悍的妻子。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贝娄进行了较为深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