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心理 】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纤细入微的人性透视: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甘小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人性
女性形象
心理
描述:
苏童的以女性形象为主的小说,刻画了与传统小说不一样的女性形象。她们因为各自的利益而滋生欲望。作者通过一个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来书写人性,将女性的心理 描写得细腻入微。
孤独的单恋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付秋会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无意识
心理
描述:
本文对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为对象,从陌生女人少年时期的好奇、少女时期的迷恋、经济独立后的暗恋、少妇时期的绝恋、这四个阶段分析了陌生女人对作家R的单恋的全过程,并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单恋的无意识控制下的心理 变化的原因,旨在展现无意识对女性心理 的影响。
左翼文学中的“新女性”心理 探微(1928-1937)
作者:
盛琥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翼文学
新女性
心理
描述:
一个整体,研究她们在新旧过渡时代困惑与挣扎、反抗与斗争的精神历程,进而从新女性迂回而复杂的心理 状态辨析左翼作家的精神特征和左翼文学的复杂特质。第一章在文本细读、重读的基础上,首先概括出30年代新女性
波特短篇小说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式解读
作者:
王喆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人格
精神分析
女性人物
心理
描述:
流动心理 及三重人格结构进行病例研究,解析相关梦境材料,全面考察其精神解体之根源。波特对其女性人物神经病症候的成功捕捉,清晰渗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痕迹。
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写作风格:以《莳萝泡菜》为例
作者:
李亮晶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莳萝泡菜》
女性主义
心理
描述:
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在其短暂的15年写作生涯当中,留下88部作品,其细腻而淡雅的文风深受俄国小说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影响。曼斯菲尔德的很多作品中分别描写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女性的思想和生活,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意识揭示了女性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为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将以其代表作短篇小说《莳萝泡菜》为例,分析其女性主义的写作特点。
女性的渴望—解析《占有》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李佳秋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分析
渴望
原因
女性主义
心理
描述:
A. S.拜厄特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和评论家。《占有》(又译为《隐之书》)是她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此书获得了1990年英国Booker奖,广受关注和赞誉。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在小说的开头,青年学者罗兰德·米歇尔在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十九世纪著名诗人拉道夫·艾什写给女诗人克里斯塔贝尔·拉莫特的两封书信。震惊之余,他准备展开调查研究,与女学者莫德·贝雷一起,逐步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惊世秘密——艾什与拉莫特的婚外恋情。罗兰德与莫德也因此结缘。小说的故事穿梭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