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心理健康】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作者:
周侠
申秀云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未婚
妊娠
女性
-
描述:
目的探讨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1例未婚先孕女性(研究组)与41例已婚孕妇(对照组)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87.8%感到有明显精神压力,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女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调适
-
作者:
肖玺
来源:
社会心理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女性研究生
调适
-
描述:
当代女研究生是女性群体中高知识层次、高综合素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优秀群体,她们是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瞬息万变、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女性独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女性研究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不适的问题,如果调节不当会影响她们的健康成长。为此要求女性研究生积极自生自救,做出合情、合理的调适,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女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作者:
蒋海燕
陈海
来源:
中国电子商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女研究生
体育锻炼
-
描述:
大量的知识女性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选择继续深造,导致高校女性研究生人数飙升。本文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对这一部分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女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突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也向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
护士的心理健康:基于《中华护理杂志》的文献学分析
-
作者:
李永鑫
张璐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文献分析
护士
-
描述:
目的:探讨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华护理杂志》自1998年至2007年间有关护士心理健康的58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作者多为高学历、高职称者
-
30例女性未婚先孕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作者:
王晓华
来源: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未婚
妊娠
女性
-
描述:
目的 探讨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30例未婚先孕女性(研究组)与30例已婚孕妇(对照组)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分析。结果 研究组86.7%感到有明显精神压力,人际关系
-
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
作者:
张向葵
田录梅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文化震荡
当代女性
-
描述:
急劇的社會文化變遷,必然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強烈衝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這種衝擊將會越來越大。由於女性自身的特殊性,必然會感到比男性更大的衝擊。因此,關注文化震蕩對當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積極維護和促進女性心理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
-
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作者:
周侠
申秀云
来源: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未婚
妊娠
女性
-
描述:
目的:探讨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41例未婚先孕女性(研究组)与41例已婚孕妇(对照组)采用自拟性生活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分析。结果:研究
-
军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分析
-
作者:
陶辰
汪爱勤
扈国栋
王安辉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个性
军校
研究生
-
描述:
目的: 评价军校研究生入学后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量表(EP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98名新
-
性爱也需要学习
-
作者:
陈见
来源:
大众健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保健法
医学心理学
-
描述:
研究表明,做爱时聊聊欲望和感受有助于更好的性爱;性爱进行中让你的伴侣知道你的美好感觉,坦率地说出你的感受更有利于达到满意的床第之欢。
-
武汉市区绝经过渡期女性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
作者:
叶蕾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绝经过渡期
人格
五态性格测量表
-
描述:
选择绝经过渡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期望对该时期女性人格及心理健康状况做出调查分析,并与全国女性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其主流性格、基本健康状况,并对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具有中医特色的阴阳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