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性格的服饰传达
作者: 何英   詹晓娟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来往往》   当代文学   女性性格   服饰  
描述: 服饰作为非语言沟通的媒介,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服饰向他人传达有关自己的各种信息。本文将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中的三个主要女性形象的服饰特点作为分析的着力点,分别对她们的性格命运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流脉
作者: 魏玲玲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描述: 的艺术风格,博得了文坛的“半壁江山”。异军突起的女性文学,愈来愈呈张扬之势,引人瞩目又倍受争议。正视其创作现实,追踪其发展流脉,探索其成败得失,对于深入了解当代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
作者: 孟庆澍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当代文学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   女性文学  
描述: 2005年10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
“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当代社会妇女的现实处境
作者: 沈雪明   来源: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当代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拟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和出版传播情况进行深入具体的考察,探讨当代中国妇女生存的现实处境。
底层的身体
作者: 何言宏   来源: 法制博览 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杂文   《底层的身体》  
描述: 须一瓜的小说以《第三棵树是和平》对底层士性身体问题的揭示最为深刻。作品揭示出,在法律机构的眼里,社会底层的打工仔们的身体与生命到底具有怎样的价值。这个世界多有的力量——无论是暴虐的丈夫、无耻的嫖客,还是“庄严”的法律和麻木的乡民——都在对她实施着共同的暴虐。蔡翔曾经提出这样的“质询”:“同样是‘女性’,为什么‘下岗女工’很少甚至从来没有进入过‘经典’的‘女性文学’的书写范畴,为什么呢?所谓的‘身体写作’也将面临同样尖锐的质询:[第一段]
不确定的真实——论毕飞宇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周荣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毕飞宇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探寻他文本中展现的丰富的女性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寻找到一种理解当下文学的角度和方式。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侧重于探讨毕飞宇小说中女性世界的基本特征。毕飞宇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世俗世界的关怀和生活力量,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叙写生活于城市与乡村间的女性的命运,赋予常见的题材以崭新的审美旨趣和哲学思考。第二章侧重于通过对毕飞宇笔下的不同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探求文本背后潜隐的作家的性别立场和局。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因袭对作家的
女性之谜与人性之谜的双层探求——论叶梦的女性生命选择
作者: 曹丰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叶梦散文   当代文学   散文创作  
描述: 叶梦,原名熊梦云,湖南益阳人,她于1982年开始写散文,曾以《啊,绿色的荔枝树》和《羞女山》蝉联1982、1983年的青春文学大奖,现已出版长篇小说一部,散文作品集十部,主编《画家散文》和《女画家散文》,叶梦主要是以一个散文家的身份立足于当代文坛的。作为一位八十年代崛起的女散文家,她经历了新时期散文由写父爱母爱、婚姻家庭等真切体验的问题到写现代女性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的主题转型全过程,并成为抒写女性生命体验、生命意识的卓越代表。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解读其作品,通过详细分析叶梦对女性之谜和人性之谜的探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张爱玲
作者: 曾丽娟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当代文化   当代文学   现代性  
描述: 由于时代背景的相似——同为社会转型期,张爱玲所提供的文学想象与情感体验与当下人普遍的生存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使张爱玲绝世的人和作品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出奇异的光彩。张爱玲的独特魅力,辐射到当代中国,对文学研究界、文学创作界及广大的张迷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台湾,五十年代以后,无论是对于文学研究界还是文学创作界,张爱玲的意义都是极大的,甚至一度成为“台湾女性文学的母亲”。大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张爱玲研究在学术界红极一时,以至影响到文学创作界,使张爱玲的作品成为不少作家的“潜文本”,尤其是当代明星作家——池
女性之谜与人性之谜的双层探求——论叶梦的女性生命选择
作者: 曹丰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叶梦散文   当代文学   散文创作  
描述: 叶梦,原名熊梦云,湖南益阳人,她于1982年开始写散文,曾以《啊,绿色的荔枝树》和《羞女山》蝉联1982、1983年的青春文学大奖,现已出版长篇小说一部,散文作品集十部,主编《画家散文》和《女画家散文》,叶梦主要是以一个散文家的身份立足于当代文坛的。作为一位八十年代崛起的女散文家,她经历了新时期散文由写父爱母爱、婚姻家庭等真切体验的问题到写现代女性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的主题转型全过程,并成为抒写女性生命体验、生命意识的卓越代表。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解读其作品,通过详细分析叶梦对女性之谜和人性之谜的探讨,归结出她独具特色的女性生命选择,突出她在女性文学尤其是女性散文领域的开创之功。
被遮蔽的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另一种女性写作——论孙惠芬的小说创作
作者: 张献梅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女性   当代文学   孙惠芬   小说创作   女性写作  
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多种不同的界定。陈染、林白等女作家的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女性写作”的主流。孙惠芬的小说,关注女性经验,是“以女性为主角并且注重审视女性的心理特征和生存境遇”的文本。她描写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