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希望所在:福克纳笔下魅力女性研究
作者: 张佐娟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福克纳   女性  
描述: 深渊的女性,她们渐次醒悟,能够从容面对苦难,清新自然女性复现,表现出人类昔日的荣耀:同情、牺牲、怜悯、荣誉、爱等精神,这些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困境中倔强地生长——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与希望
作者: 鲁鹏飞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希望   困境   本土化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推动了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深入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缺乏女权运动背景、形式单一极端化、忽视艺术形式探索等问题。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应着眼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发展实际,敢于突破传统、与时俱进,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痛苦与希望的交织:也谈当代女性文学的孕育主题
作者: 刘婕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痛苦   孕育主题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在当代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当代女性文学初燃星星之火,到如今已成燎原之势。其中的孕育主题自出现以来就被人们所关注。女性的生育是痛苦的,但在这痛苦的背后又隐隐透露出一线希望,正是这希望鼓励着她们继续走下去。
试论后殖民主义小说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以《黑暗之心》为例
作者: 韦红雁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后殖民主义   他者   复杂性  
描述: 、邪恶与诱惑的始作俑者。在西方所创造的殖民地中,女性这种双重角色发生符合当地人的设想。本文主要从女性他者角色、角色复杂性及希望的象征三个角度对《黑暗之心》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进行探析。
从《峡谷的阴影》中的娜拉到《西部好汉》中的佩吉恩——评辛格赋予其剧中女性人物的双重含义
作者: 陈红薇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希望   双重   反向   女性  
描述: ,她们与代表着自由和传说世界的流浪汉之间的碰撞成为另一种生活选择的尝试 ;但另一方面 ,剧本的结尾又似乎颠覆了这一希望的主题———风平浪静之后 ,舞台上最后留下的现实社会的一幕不仅改写了作者对年轻女子的期望 ,也流露出他对爱尔兰现实的绝望情绪。
研究生学术动机历程模式之建构
作者: 彭月茵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术动机   希望   意义建构   师徒功能   学术热情   情绪调节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研究生的希望信念、師徒功能、意義建構、學術熱情與情緒調節間的互動關係,以及這些變項對學術動機的影響。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私立研究所1028位研究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包含366位男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