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业文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狐狸》中的玛奇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余丹丹
来源:
小说月刊(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工业文明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劳伦斯笔下《狐狸》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劳伦斯眼中工业文明下新时代女性的抗争历程与最终归宿。
-
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儿子与情人》中瓦尔特·莫瑞尔悲剧命运原因探析
-
作者:
李世林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瓦尔特·莫瑞尔
性格
工业文明
家庭
-
描述: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为年仅28岁的劳伦斯带来了荣誉。他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腻的心理刻画,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女性形象。如在《儿子与情人》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可正因为他刻画女性形象的成功,使大部分学者将他们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和分析那些女性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对来说,就容易被人遗忘或忽视。在《儿子与情人》中,除了保罗这一男主角之外,他的父亲瓦尔特.莫瑞尔则明显被很
-
《还乡》中的女性“他者”人物解读
-
作者:
杜侠玲
郝翠屏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还乡》
工业文明
托马斯.哈代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他者
-
描述:
《还乡》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之一,它标志着哈代悲剧小说的开端。该文拟从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对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进行解读,旨在探索小说中描绘的父权制社会和工业文明双重催化中女性人物的生存困境。通过剖析哈代对文中主要女性人物—游苔莎、多荪、姚博太太的描述和刻画,可以看出《还乡》中塑造了两类女性形象—"他者"身份的追随者和"他者"身份的反叛者,并且揭示出维多利亚时期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哈代对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同情。
-
“扬基女郎”
-
作者:
Cher
Pruys
来源:
航空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机蒙皮
航空
金属质感
美学理念
艺术展
工业文明
对比关系
-
描述:
作力2012年美国航空艺术亥协会航空艺术展绘画类的特等奖,这幅画作是从航空视角展现现代美学理念的杰作。夸张的色彩和巨大的透视把冰冷的庞然大物B-17,直愣愣的杵在观者面前,这种压迫感很好的宣泄了这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某种幅绪。机身上柔美、妩媚的女性形象和飞机蒙皮所特有的金属质感,形成奇特的对比关系,宣扬了一种迥异以往的、全新的工业文明所特有的美。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莫泊桑小说的解读
-
作者:
郭歌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视角
莫泊桑
解读
小说主人公
工业文明
女性形象
生态革命
男权主义
-
描述:
莫泊桑,法国19世纪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约娜。在这部小说中,他以独特的眼光认识到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一约娜这样一位法国贵族女性的一生悲惨的命运进行叙述,通过对其人生不同阶段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描绘,向人们娓娓道来
-
解脱恋母情结的D.H.劳伦斯
-
作者:
莎珊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D·H·劳伦斯
儿子和情人
恋母情结
母亲
查泰莱夫人
弗洛伊德
工业文明
诺丁汉大学
女性形象
反叛姿态
-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使劳伦斯成为本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人们或用一种钦佩的语气称赞他深刻地探索了性意识、性道德,或用恼怒的态度攻击他下流、诲淫、败坏风气。但有些专家认为,从他早期的(儿子和情人)开始,直到(查)一书,他一直试图探索个人的心灵之路,同时也是想通过小说解开自己的心头疙瘩,即他和女人的关系以及女人在他心目中的形象评论问题。劳伦斯出生于美国一个矿工家庭。父亲是一个矿工,母亲却是一个大家园秀,她受过教育,知书达利,曾当过教员,嫁给一个粗鲁的矿工的她,始终对野性的矿工生活怀有不可消除的抵触,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