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屈从】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苦难·屈从·抗争: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冯永朝
王颖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难
屈从
抗争
女性
-
描述: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之一。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为农村下层劳动妇女,这些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屈从于苦难的女性,她们挣扎在自然的和两脚的暴君的双重奴役之中;一类是在苦难中抗争
-
《庶出子女》中梅英的女性形象及其心理上的二元对立
-
作者:
刘天玮
魏莉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庶出子女》
屈从
男权主义
-
描述:
的加拿大华裔女性对男权主义的反抗与屈从的二元对立,旨在说明女性只有从文化意识上,从心理层面上自觉培养女性的自主意识,才能真正结束女性受男权主义奴役的命运。
-
反抗·屈从·毁灭:读张恨水长篇小说《夜深沉》
-
作者:
赖芸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毁灭
性格分析
屈从
-
描述:
张恨水《夜深沉》中的杨月蓉,因其生活环境和自身因素,其性格在曲折经历中表现出反抗、屈从、毁灭的三个阶段性变化。本文以这一变化为切入点,分析杨月蓉的性格变化,把她和流苏、海藻这两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全新展示杨月蓉的独特性格。
-
反抗·屈从·毁灭
-
作者:
赖芸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毁灭
性格分析
屈从
-
描述:
张恨水《夜深沉》中的杨月蓉,因其生活环境和自身因素,其性格在曲折经历中表现出反抗、屈从、毁灭的三个阶段性变化。本文以这一变化为切入点,分析杨月蓉的性格变化,把她和流苏、海藻这两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全新展示杨月蓉的独特性格。
-
颠覆与屈从:从生态女权的角度解读《简·爱》和《金色笔记》
-
作者:
何琪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环境
颠覆
屈从
-
描述:
本文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简·爱》和《金色笔记》中展现出的作者与其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女权主义者、当代哲学家斯普瑞特奈克(Charlene Spretnak)提出“复杂的地方概念”这一理论,认为人与其所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该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发生着微妙的影响。因而,作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其所处环境的产物。夏洛特·勃朗特和多丽丝·莱辛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虽然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女性仍未摆脱父权制的压迫和束缚。在这样的环境
-
恨是女儿身:浅析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
作者:
何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性意识
萧红
屈从
女性
-
描述:
萧红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既有顺从于封建意识桎梏和男权社会压迫的悲剧性色彩的妇女,也有勇于同旧制度、旧社会进行顽强抗争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将中国苦难女性心灵中的哀愁、痛苦和对美的追求展现出来。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马丁·伊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刘苗
何荣辉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马丁·伊登》
屈从
杰克.伦敦
女性主义
-
描述: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塑造了极端困境下的男性气质。作者以独特的声音道出了对美国社会的叩问,大胆而犀利的语言招致批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鉴于传统分析方法极少关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阐释《马丁.伊登》中露丝这一形象,以期推动对杰克.伦敦的研究。
-
从《帕梅拉》看塞缪尔·理查逊的女性观
-
作者:
黄必辉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塞缪尔·理查逊
帕梅拉
屈从
被操控的独立
道德教化
-
描述:
塞缪尔·理查逊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也是欧洲书信体小说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三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Pamela, 1740-41)、《克拉丽莎》(Clarissa, 1748)和《格兰狄森》(Grandison, 1754)均在英国小说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关注婚姻道德问题,多以女仆或中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善于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开创了此后英国家庭小说的一种模式。其中,《帕梅拉》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深刻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学界,目前对《帕梅拉》的研究大多是从其书信体
-
屈从下的抗争:从莎剧中的父女关系看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
作者:
吕改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女关系
父权
屈从
女性主义
抗争
-
描述: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 2首长诗及154首十四行诗。 其作品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他的作品中, 莎士比亚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刻画了128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家庭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父女关系是最重要的主题。 莎翁相当巧妙的处理了这众多复杂而又细腻的父女关系,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其戏剧中, 莎翁生动地刻画了一些在父权统治下被忽视被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