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686 条
-
《母系氏家》对现实主义的真实书写
-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间人物
新时期
母系
乡村女性
现实主义传统
赵树理
女性形象
小说
现代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
描述:
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几经流变,几番演化,在新时期经过20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洗礼,与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的经济形态"同构"而得以弘扬,终于在今天,渐成大势,趋于主流,需要我们给予特殊的重视与研究。而李骏虎的《母系氏家》就是这一"大势"中的"弄潮儿"。尤为可喜的是,我们在李骏虎的身上,看到了这一代青年作家,继承新文学传统,汲取中西新知之后的成熟。在他笔下的男女主
-
《荷花淀》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铁金
来源:
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女性美
思想感情
描写
白洋淀
农村妇女
荷花淀
战争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荷花淀》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另类小说,一般认为它没有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严峻,而把视角放在一群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农村妇女身上,通过她们在战争中的成长经历,来表现她们爱祖国、爱丈夫的思想感情。
-
探寻现代文明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
作者:
万鸣
马娅
鞠晨
马倩倩
贾剑秋
来源:
西藏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藏族作家
读者关注
多吉
文化冲突与融合
女性形象
小说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自我意识的冲突挣扎、觉醒,并最终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 多吉卓嘎的小说《藏婚》,以藏族“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的婚姻制度为落脚点,向读者展现了一妻多夫制下藏族儿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遭遇的现代性困惑。
-
论《夜色温柔》中的新潮女郎形象
-
作者:
张丽莉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新潮
形象
精神分裂症
个性觉醒
尼科尔
寄生虫
婚姻
新女性
小说
-
描述:
F·S·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所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新潮女郎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笔下的这些女性新潮
-
“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
-
作者:
霍俊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精神
作家
中国文学
历史
地方性知识
文本
文学史
重读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新世纪以来,文学和文学史的"重读"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批评者通过综合性的知识以及知识分子性的"当代"视域与作为"历史"的文学和作家进行重新对话与重新阐释的再造.这种"重读"性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这对于祛除以往"非文学"化的阅读具有着诗学上重建的意义.与此同时,带有考古学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文本"重读"对于再一次还原文学复杂的历史场域以及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结构也同样具有意义.而谈论文学的"重读",似乎仍然有一个作家属于"重读"的边缘地带的、尽管他在一些文学论著和文学史抒写中已经作为不可或
-
桃花依旧 话剧《人面桃花》创作后记
-
作者:
洪靖慧
来源:
剧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结局
桃花源
中国封建社会
创作
话剧
知识女性形象
小说
本意
土壤
-
描述:
创作话剧《人面桃花》,源自对原小说的痴迷喜爱。小说的女主人公陆秀米,是非常美好、难得纯粹(尤其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很难产生)的女性。我创作剧本的本意,是想在舞台上出现这样一个特别的知识女性形象。
-
寻找失落的自我——浅析波伏娃《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胡玲婷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士风流》
波伏娃
系列性
女权主义思想
失落
《第二性》
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形象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描述:
寻找失落的自我——浅析波伏娃《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权主义思想
-
对普通人物不同视角的共同关注
-
作者:
邹承辉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审美特征
卡夫卡
人民群众
主流地位
单向度
普通人
小人物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文学是人学。人民群众是主人,是动力,这是就整体而言的。但就个人而言,他们都是普通人,因此,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人民群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而且必然是表现普通人物的生活命运、要求利益和悲欢离合。”普通人物实际上就是边缘人物、小人物。他们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坏人,性格难分善恶,生活平平淡淡,芸芸人生,是生活的主体。在沈从文与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远离社会主流地位的普通人物成为他们描写的主要对象。从审美特征来看,由于普通人物的弱小、无辜,无法对冲突或说是否定性力量进行挑战或应战,常常是被动地或是出乎意料地受伤害
-
无奈的单身无言的坚强
-
作者:
李永青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巨大影响
革命样板戏
女性意识
女英雄
主流意识形态
地下文学
文革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求生存
-
描述:
中最为时代铭记和当下热议的无疑是政治倡导下诞生的革命样板戏和夹缝中求生存,隐匿于民间的几部地下小说。前者曾在“文革文学”的叙事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话语霸权”地位,当时的《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誉为“人类文艺史上
-
在苦难中升腾——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我选择
苦难
文学表现
自我肯定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
描述:
苦难是文学表现的主题之一,就女性与苦难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苦难的牺牲品,如杜十娘等,另一类则有幸被拯救得以脱离苦海,如白毛女。虽然结局大不相同,但是这两类女性形象自身,都既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更没有自我选择和行动的力量,她们是被命运(或者说是男性)玩弄和摆布的木偶,是作家图解其社会理想和文学意图的空洞能指。
<
1
2
3
...
51
52
53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