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686 条
-
悲情中的执著守望——解读川端康成《雪国》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聪颖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雪国
作者
艺妓
执著
女性形象
岛村
小说
心灵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的《雪国》倾注了作家对生的执著,对爱的苦恋,是一曲从心灵深处唱出的缠绵悱恻的歌,特别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美的理想。
-
蜗牛背上的壳——论凌叔华小说中的旧式女性形象
-
作者:
董俊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女作家
蜗牛
冯沅君
汪静之
描写
凌叔华
女性形象
小说
集体无意识
-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独具风格的一位女作家,正如鲁迅所言:"她恰和冯沅君的大胆、敢言不同,大抵很谨慎的,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这是好的——使我们看见和冯沅君、黎锦明、川岛、汪静之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性
写作风格
描写
女性主义视角
许三观
余华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读者视野的,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给人血腥冷酷之感,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直到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风格发生了转变,他的小说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仍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
-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周阅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川端文学
女性观
小笠原
《雪国》
向日葵
女性形象
岛村
小说
川端康成
-
描述: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周阅日本著名作家、“新感觉派双璧”之一的横光利一,在患绝症之前曾经说过,川端康成没见过母亲,所以他的作品中大量地流露出恋母情结。后来,川端听到这一说法,感到非常震惊。川端始终认为,自己对母亲既不...
-
从模糊到清晰: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蕾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青年时期
模糊
清晰
朋友
村上春树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村上春树曾说道:“我朋友并不多——就学院的两个。一个是我现在的妻子。另一个也是个女孩。我的朋友只有女孩。”([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这是他对自己青年时期社交状态的一种描述,我们显然无法窥知在那之后的岁月,村上究竟又结交了多少位朋友,其中男女比例如何。
-
男权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侵犯与强暴
-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犯
男权话语
文学
色情
国家
妓院
十年
女性形象
繁荣
小说
-
描述:
九十年代的文学中那些所谓写女人或是写性的小说、影视作品,大有“一支独秀”的势头。这与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色情服务行业的“繁荣”紧密相联——虽然在任何时代和国家,色情文化的“利润”及它对整个社会的渗透力
-
凌叔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梅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作家
中国新文学
鲁迅
凌叔华
精魂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称赞她“看见了世态的一角,高门贵族的精魂”;沈从文曾评价她:“以明慧的笔,去在自己所见及的一个世界里,发现一切,温柔的写到那各样人物姿态,叔华的作品,在女作家中另走出一条新路”;
-
创业的妇女——论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柯彦玢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拓荒者
文明社会
男人和女人
安东尼
美国西部
工业化
薇拉·凯瑟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创业的妇女——论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女性形象柯彦玢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妇女并非总是无所作为。研究妇女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必然要涉及到妇女是怎样被推到依附于男人的地位,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实现男女平等等方面的问题。薇拉·凯...
-
曹文轩小说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付红妹
张虹付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儿
成熟
曹文轩
气息
可爱
解读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的邪恶欲念。世界仿佛因有了她们,也变得宁静了许多,圣洁了许多。”(1)当读完曹文轩的小说之后,便会发现这段话恰恰是解读曹文轩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把钥匙。曹文轩在创作中无疑是偏爱女性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偏爱女孩
-
虚幻与现实之间——评电影《洛丽塔》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先玉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丽塔
虚幻
杜拉斯
女性作家
男性话语
玛格丽特
法国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伯科夫的《洛丽塔》和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两部小说分别是这两位顶级作家最具影响的作品,发表时间分别是1955年和1984年。《洛丽塔》初稿投出之时虽颇多周折,因其惊世骇俗的畸恋在许多国家惨遭封禁,但后来在巴黎得以出版之后随即风行
<
1
2
3
...
48
49
50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