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686 条
-
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几个寡妇现象
-
作者:
李欣莲
来源:
铜仁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祝福》
寡妇形象
鲁迅
现代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五四"时期,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些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封建主义的全面批判,解放妇女成为他们反封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的《我之节烈观》、
-
宝钗与黛玉:你喜欢哪一位作朋友——对小教大专生《红楼梦》阅读的调查
-
作者:
应丽琴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小教大专生
薛宝钗形象
课外阅读
林黛玉形象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宝钗与黛玉:你喜欢哪一位作朋友——对小教大专生《红楼梦》阅读的调查
-
试析《水浒传》中暴露出来的女性偏见问题
-
作者:
梁庆东
来源:
河池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根源
封建制度
《水浒传》
文学评选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试析《水浒传》中暴露出来的女性偏见问题
-
黄莲苦海乐逍遥:论《老残游记》中逸云的分裂人格
-
作者:
郑苏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古代
中国
人格
文学研究
小说
-
描述: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
妙在那声呼唤
-
作者:
丁江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篱笆·女人和狗》
《青春之歌》
女性形象
小说
电视剧
文学赏析
-
描述:
读巴金先生的长篇小说《家》,是在我少不更事,每逢上那嚼不烂的牛筋似的《公民》课时,于课桌上码一摞书,“家”隐其后,我便到“家”中玩耍去者。读得紧张又匆忙,名符其实的“囫囵吞枣”。可鸣凤的跳湖并未从眼底马虎过去。不单未略过,相反还真逗引得我流
-
论虹影小说中的女性主义:《饥饿的女儿》、《英国情人》和《上海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邢艳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王》
《饥饿的女儿》
《英国情人》
虹影
小说
女性主义
-
描述:
虹影是当代中国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81年开始写诗,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中国台湾《联合报》短篇小说奖
-
传统女性的“现代”演绎:论五四小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晓君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春
恋爱
闺怨
私奔
小说
女性
-
描述:
“个性解放”和“婚恋自由”是五四时期女性小说创作的时代主题,它往往被研究者解读为西方思潮影响下的现代理念。但是,由于女性作家的浓厚的旧式教育背景,使得她们无法真正摆脱中国传统女性观念的影响。女性作家
-
罗蕙锡小说的叙事性与绘画的互文性研究
-
作者:
金兰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蕙锡
情色
性
女权主义
绘画
小说
-
描述:
了崭新的道路。她的作品有散文65篇,小说6篇,诗集4篇,戏剧1篇等,每个作品的文学成就和当代男性作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不仅如此她在绘画领域也有一席之地,韩国近代美术研究学者李丘烈在重新研究未受瞩目
-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情世界
-
作者:
玛丽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社会
自我
人
小说
悲情
-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的悲情世界是以她所处的特殊时代与社会为背景,对人生悲情的深刻体察与认识来营构小说艺术世界的。张爱玲基于对人类生存、发展中最基本的三种关系,即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悲情的切实把握
-
“侗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
作者:
姚伦光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特色
东乡族
寻根
苦难
人物形象
小说
了一容
-
描述:
了一容,这位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东乡族青年新秀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特色的写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写实为基础,以写短篇小说见长的了一容将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富有特色的西北风情融入小说,苍凉厚重
<
1
2
3
...
45
46
47
...
67
68
69
>